國債期貨和現貨的報價
A. 為什麼國債現貨價格高於期貨價格
因為一旦現貨高於期貨可以正向套利,而且是回購正向套利,利潤大。
而且會因為在到期貨交割日的時候會根據期貨價格和產品升貼水來最終結算你的交割價格。
B. 國債期貨一手要多少錢
您好,1手5年期國債期貨費用3元,最低保政金1.19萬元。
5年期國債期貨保征金比例1.2%,1手五年國債保證金1.19萬元。計算方法:
1手國債保證金=5年國債合約價格×合約乘數×保證金比例
=99.6×10000×1.2%=1.19萬元。
C. 期貨與現貨的價格關系
一、現貨價格是期貨價格的基礎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現貨市場上商品的價格經常變動,價格風險較大,商品生產經營者就會產生通過套期保值轉移價格風險的願望。如果這時其他條件已經具備,就會形成該商品的期貨市場,進而產生該商品的期貨價格。可見,先有現貨價格,然後才有期貨價格。所以,期貨價格是一種較高級的價格形式。此外,期貨交易雖以合約買賣為主,但始終以實物交割為基礎,所以,商品的現貨價格決定商品的期貨價格。
二、期貨價格的形成與變動時現貨價格有著重大影響
首先,期貨價格是現貨價格形成的重要影響因素。期貨交易培訓期貨市場形成後,因期貨價格具有真實性、競爭性、預測性等特點,期貨價格便成了該種商品在世界范圍內的權威性價格。商品生產經茜者在進行生產、貿易活動時,均以此價格作為商品的一種參考價格或基準價格。其次,期貨價格的變動幅度與方向均會影響現貨價格的波動。在其他條件不變時,期貨價格向利多方向的變動,會引起現貨價格一定程度的上升,從而導致現貨商品供給的增加;反之,則使現貨價格出現一定的下降,現貨供給相應減少。
三、套期保值者是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之間相互聯系的橋梁和相互作用的媒介
若不存在套期保位者,期貨市場就將失去與現貨市場的直接聯系。期貨交易培訓 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期貨價格特別是商品期貨價格,極少能反映現貨商品的實際供求狀況,因而它並不是期貨市場「發現」的商品的真實價格,只不過是各期貨投機者之問相互對的結果而已。目前,我國期貨市場上的價格有相當一部分就屬於這種情況。
四、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途徑
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途徑兩點:其一是通過套期保值者直接傳遞這種作用與影響;其二是通過期貨投機者間接傳遞。期貨交易培訓 但對期貨價格起決定作用的是後一條途徑,而對現貨價格起重要作用的是前一條途徑,這是由套期保值者在現貨市場、期貨投機者在期貨市場上的支配地位決定的。
無論是期貨的價格還是現貨的價格變化,都是有一定的因素觸發引起的,所以在市場中進行交易的時候,要觀察市場是否出現一些新的消息面,是否會引起價格的變化等等各個方面的因素刺激。
D. 國債期貨利率和現貨價格的關系
1、影響國債價格因素的角度來看,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央行的貨幣政策和公開市場操作,國債期貨直接反映市場利率變化,國內存貸款利率不是由市場交易產生,而是由央行規定,所以央行的貨幣政策對於國債期貨價格影響是最重要的。
2、其次,為市場資金狀況也值得國債期貨投資者關注,投資者可參照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的走勢,對國債期貨走勢進行判斷。
3、此外,經濟發展也可以作為投資者的參考。利率水平本質上是經濟發展對於貨幣的需求程度,經濟發展過快時利率一般將上升,反之經濟低迷時,利率則一般會下降。
4、CPI、貨幣供應量、國家信用、全球經濟環境還有政府財政收支等都是影響國債期貨價格波動的主要因素,而最核心的因素是利率因素,國債期貨的價格與利率成反比,利率漲得越高,國債價格下滑的幅度越大。
E. 中長期國債期貨報價方式
中長期國債屬附息票債券,屬支付已知現金收益的證券,但是在美國國債期貨市場中,中長期國債報價和交割制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得前述公式的運用較為復雜。
中長期國債期貨的報價:長期國債期貨的報價與現貨一樣,以美元和32分之一美元報出,所報價格是100美元面值債券的價格,由於合約規模為面值10萬美元,因此90-25的報價意味著面值10萬美元的報價是90,781.25美元。
F. 期貨和現貨的價格關系
現貨和期貨區別的很明顯的,主要就是交易制度。
期貨:一,合約標准化二:場內集中競價,三:雙向交易,四:對沖了結,五:當日無負債結算,六:保證金交易。以上幾條是期貨交易的基本特徵。
現在有些所謂的現貨交易,主要是打擦邊球。
現貨交易的目的是獲得或讓渡實物商品。期貨交易的主要目的是規避現貨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或者是利用期貨市場價格的波動獲得收益。現貨交易和期貨交易的目的性就很大的差別了。
現貨容易被控制,期貨合約交易量大,相對的,難控制。
G. 國債期貨是怎麼定價的
國債一般是半年或一年付息一次。在兩次付息中間,利息仍然在滾動計算,國債持有人享有該期限內產生的利息。因此在下一次付息日之前如果有賣出交割,則買方應該在凈價報價的基礎上加上應付利息一並支付給賣方。
由於是實物交割,同時可交割債券票面利率、到期期限與國債期貨標准券不同,因此交割前必須將一籃子可交割國債分別進行標准化,就引入了轉換因子。交易所會公布各個可交割債券相對於各期限國債期貨合約的轉換因子(CF),且CF 在交割周期內保持不變,不需要投資者計算。
當一種國債用於國債合約的交割時,國債期貨的買方支付給賣方一個發票價格。發票價格等於期貨結算價格乘以賣方所選擇國債現券對應該期貨合約的轉換因子再加上該國債的任何應計利息。
在可交割國債的整個集合中,最便宜的可交割國債就是使得買入國債現券、持有到交割日並進行實際交割的凈收益最大化。大多數情況下,尋找最便宜國債進行交割的可靠方法就是找出隱含回購利率最高的國債。
依據無套利定價原理,國債期貨價格等於國債現券價格加上融資成本減去國債票面利息收入。在正常利率期限結構下,短期利率一般會低於中長期利率水平,所以國債現券的融資成本一般會低於所持國債的票面利息,國債期貨合約通常表現為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