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合約只賣一手
㈠ 在期貨交易中,一張合約是否就是一手還是100張才是一手啊
在期貨交易中,一張合約就是一手,最低要做一手
㈡ 買期貨一手多少錢
比如火爆一點的恆指 三千一手保證金 黃金原油五百美金
㈢ 期貨合約本身需要現金買賣嗎
期貨的本質是簽訂買賣合約,期貨合約是在期貨交易所公開叫價買賣(簽訂)的, 買賣的是指期貨合約本身的價值。比如說大豆現在3700元/噸,每手10噸,價值37000元,按10%的保證金,需要3700元的保證金可以買賣一手大豆的期貨合約,買賣的價格是通過公開叫價買賣來取得的。
㈣ 期貨合約一般規定最少的多少手
1、股指期貨的全稱是股票價格指數期貨,它是指以股票價格指數為標的物的標准化期貨合約,股指期貨和股票的關系,就像是商品期貨和相應商品一樣。目前我國只上市了滬深300股指期貨,對應的標的物是滬深300指數,該指數的300隻成分股從滬深兩家交易所選出,是反映國內滬深兩市整體走勢的指數。股指期貨屬於金融期貨的范疇,於10年4月份上市,中金所對一般投資者的准入性門檻還是比較高的,當然除了開戶50萬以上資金限制以外,本身交易一手合約的資金也是相對較高的。
2、可以簡單的算下,一張股指期貨合約的合約價值用股指期貨指數點乘以某一既定的貨幣金額表示,這一既定的貨幣金額成為合約乘數。滬深300股指期貨的合約乘數為每點人民幣300元。當滬深300股指期貨指數點為3000點時,合約價值等於3000點乘以300元,即90萬元,當然我們知道期貨是保證金交易,實際交易中並不需要90萬,而是再乘以一個保證金比例,一般期貨公司在18%左右,那麼買賣一手股指期貨的最少資金就是16.2萬。當然因為股指期貨的最新價格是一直變化的,這一數值也會隨時變化,總體來說也就在15w左右。
㈤ 期貨明明只有一個合約,那如果賣方和買方都要平倉退出市場要怎樣下面我的描述,幫我糾正我哪裡理解錯誤
1、期貨中賺的每一分錢一定是另外一個人口袋裡的。
2、成交必須有一個多方和一個空方,並且價格達成一致,才能成交。沒有什麼買方和賣方。
3、期貨最重要的功能不是為了投機,主要是為了套期保值。你是生產豆油的,在你和別人簽訂現貨合約的時候,已經訂好了價格,但是你大豆原料的采購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采購,那麼萬一大豆原料上漲了,你的合約不就虧錢了嗎?所以在當時的現貨價為每噸 0.22萬元,5月份期貨價為每噸 0.23萬元。該廠擔心價格上漲,於是買入 100 噸大豆期貨。到了5月份,現貨價果然上漲至每噸0.24萬元,而期貨價為每噸 0.25萬元。該廠於是買入現貨,每噸虧損 0.02萬元;同時賣出期貨,每噸盈利 0.02萬 元。兩個市場的盈虧相抵,有效地鎖定了成本。
4、在行情交易不活躍的情況下,或者在未平倉合約量很低的情況下,無法成交是很正常的事情
㈥ 期貨同時買入和賣出同一合約各一手有什麼後果
這種交易操作稱為鎖倉
與平倉不同在於,平倉是在前期進行單邊交易,最後進行相反單邊交易來結束期貨交易的行為
例如,對當前期貨價格波動持觀望態度,可以進行鎖倉操作,以期有一定的時間來觀察
㈦ 股指期貨做一手多少錢最少得買多少手
股指期貨做一手需要15萬左右,最少可以買一手。
從現在的一手股指期貨的合約價值和保證金書札來算,一手需求10多萬元到20萬元左右的保證金。股指期貨的一手便是一張合約,這和產品期貨不同。產品期貨比方銅、鋁的一手是5噸,糧食的一手為10噸。股指期貨的一張合約便是滬深300指數(點數)乘以300元,然後依照8%的保證金書札核算得來的。
股指期貨一手核算方法:
股指期貨以深滬300指數為標的指數,每一點是300元,保證金書札開始定為15%,核算公式為:託付價格(約等於當時指數)*每一點的價格(300元)*保證金書札(15%)。
例如IF1007合約現在是2718.2,一手的價值=2718.2×300=81.54萬,保證金書札大約15%,股指期貨一手多少錢生意一手需求保證金=81.54×15%=12.23萬。
假如最低買賣保證金規范是12%,而期貨公司要求的保證金書札一般會在此基礎上再上浮幾個百分點,不計買賣手續費,則出資者買入一手合約需求15萬元左右的資金。
(7)期貨合約只賣一手擴展閱讀:
股指期貨在下單過程中還需要對交易指令進行選擇。交易指令共三種,分別是市價指令、限價指令及交易所規定的其他指令。
1、市價指令
市價指令是指不限定價格的、按照當時市場上可執行的最優報價成交的指令。市加指令的未成交部分將自動撤銷。
市價指令的特點是:成交速度快,指令一旦下達便不可更改,這樣如果市場出現大幅波動,成交價格和預期價格可能出現一定偏差,所以投資者應謹慎使用市價指令。
2、限價指令
限價指令的特點是:可以按照投資者的預期價格成交,但成交速度相對較慢,有時甚至無法成交。在使用限價指令時,投資者必須指明具體的價位。
3、交易所規定的其他指令
為了適應未來的發展需要,交易所可能會隨著市場的發展推出一些新的指令,最大幅度地給予投資者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