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期貨的正套空間
1. 國債期貨有哪些套利策略的方式
跨期套利交易是國債期貨套利交易中最常見的,是指交易者利用標的物相同但到期月份不同的期貨合約之間價差的變化,買進近期合約,賣出遠期合約(或賣出近期合約,買進遠期合約),待價格關系恢復正常時,再分別對沖以獲利的交易方式。例如,2011年11月,某投資者發現,2012年3月到期的5年期國債期貨價格為106元,2012年6月到期的5年期國債期貨價格為110元,兩者價差為4元。投資者若預測一個月後,3月到期的5年期國債期貨合約漲幅會超過6月的5年期國債期貨合約,或者前者的跌幅小於後者,那麼投資者可以進行跨期套利。
國債期貨基差是指國債期貨和現貨之間價格的差異。
基差交易者時刻關注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間的價差變化,積極尋找低買高賣的套利機會。做多基差,即投資者認為基差會上漲,現券價格的上漲(下跌)幅度會高於(低於)期貨價格乘以轉換因子的幅度,則買入現券,賣出期貨,待基差如期上漲後分別平倉;做空基差,即投資者認為基差會下跌,現券價格的上漲(下跌)幅度會低於(高於)期貨價格乘以轉換因子的幅度,則賣出現券,買入期貨,待基差如期下跌後分別平倉。
2. 國債期貨該如何進行基差套利
很多投資者並不了解
國債期貨基差
套利,本文提供了有關的
期貨套利
知識,並進行國債期貨基差
套利策略
解析內容說明:
理論上
期貨價格
是市場對於未來
現貨市場
價格的預估值,而
現貨價格
與期貨價格之間的聯系則用基差來表示。國債期貨的基差指的是用經過
轉換因子
調整之後期貨價格與其現貨價格之間的差額。國債的期貨現貨套利策略,本質上則是對於基差的預期變化進行交易。
國債期貨交割的時候期現基差是0,因此如果市場上出現負基差,就可以做多基差,如果在後續交易中出現正基差,可以平倉獲利,或者持有至交割,獲取基差的利潤,這是
基差交易
的基本思路。
基差交易的利潤來源於持有期收益和基差變化。基差交易是利用基差的預期變化,在國債現貨和
期貨市場
同時或者幾乎同時進行交易的
交易方式
。買入基差或者基差的多頭就是買入現貨國債並賣出相當於轉換因子數量的
期貨合約
;賣出基差或者基差的空頭則恰恰相反,指的是
賣空
現貨國債並買入相當於轉換因子數量的期貨合約。
基差的多頭從基差的擴大中獲取利潤,如果國債凈持有收益為正,那麼基差的多頭還可以另外獲得該持有收益;基差的空頭從基差的縮小中獲取利潤,如果國債凈持有收益為正,那麼基差的空頭會損失該凈持有收益。
相較於其他品種,國債期貨最大的特殊性在於其現貨標的由多隻可交割債券決定,而其他
金融期貨
一般只有一個現貨標的,這就決定了為投資者所熟知的
期現套利
策略可以在國債期貨的多隻可交割債券上運用。在多隻可交割債券上運用的期現套利,其收益機會來源不再是簡單的由
投資者情緒
造成的
二級市場
期現價格的錯殺,由於國債期貨跟蹤標的會在一籃子可交割券中變動,也就是最便宜可交割券(下簡稱CTD券)會發生變動,這使得國債期貨期現套利有更豐富的收益機會。
市場投資
者一般把這種在國債期貨運用上延伸了的期現套利稱為基差交易策略,可以說基差交易是更廣泛意義上的期現套利,期現套利只是基差交易中的一種特殊情況。
3. 國債期貨有哪些基本功能
國債期貨(Treasury future)是指通過有組織的交易場所預先確定買賣價格並於未來特定時間內進行錢券交割的國債派生交易方式。國債期貨屬於金融期貨的一種,是一種高級的金融衍生工具。它是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金融市場不穩定的背景下,為滿足投資者規避利率風險的需求而產生的。美國國債期貨是全球成交最活躍的金融期貨品種之一。2013年9月6日,國債期貨正式在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交易。
作為基礎的利率衍生產品,國債期貨具有如下功能:
第一,規避利率風險功能。由於國債期貨價格與其標的物的價格變動趨勢基本一致,通過國債期貨套期保值交易可以避免因利率波動造成的資產損失。
第二,價格發現功能。國債期貨價格發現功能主要表現在增加價格信息含量,為收益率曲線的構造、宏觀調控提供預期信號。
第三,促進國債發行功能。國債期貨為國債發行市場的承銷商提供規避風險工具,促進承銷商積極參與國債一級和二級市場。
第四,優化資產配置功能。通過交易的杠桿效應,國債期貨具有較低的交易成本,能夠方便投資者調整組合久期、進行資產合理分配、提高投資收益率、方便現金流管理。
望採納,謝謝~
4. 國債期貨是怎麼定價的
國債一般是半年或一年付息一次。在兩次付息中間,利息仍然在滾動計算,國債持有人享有該期限內產生的利息。因此在下一次付息日之前如果有賣出交割,則買方應該在凈價報價的基礎上加上應付利息一並支付給賣方。
由於是實物交割,同時可交割債券票面利率、到期期限與國債期貨標准券不同,因此交割前必須將一籃子可交割國債分別進行標准化,就引入了轉換因子。交易所會公布各個可交割債券相對於各期限國債期貨合約的轉換因子(CF),且CF 在交割周期內保持不變,不需要投資者計算。
當一種國債用於國債合約的交割時,國債期貨的買方支付給賣方一個發票價格。發票價格等於期貨結算價格乘以賣方所選擇國債現券對應該期貨合約的轉換因子再加上該國債的任何應計利息。
在可交割國債的整個集合中,最便宜的可交割國債就是使得買入國債現券、持有到交割日並進行實際交割的凈收益最大化。大多數情況下,尋找最便宜國債進行交割的可靠方法就是找出隱含回購利率最高的國債。
依據無套利定價原理,國債期貨價格等於國債現券價格加上融資成本減去國債票面利息收入。在正常利率期限結構下,短期利率一般會低於中長期利率水平,所以國債現券的融資成本一般會低於所持國債的票面利息,國債期貨合約通常表現為貼水。
5. 國債期貨資產組合、債券、國債期貨套期保值
131 AC
132 AC
133 ABD
134 AD
135 AB
136 ABC
137 ABCD
138 BC
自己做得,准確率應該能保證
6. 327國債事件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
一、1995年2月23日爆發的327國債期貨事件,可以說是建國以來罕見的金融地震。
327品種是對1992年發行的3年期國債期貨合約的代稱。由於其於1995年6月即將交收,現貨1992年3年期國債保值貼補率明顯低於銀行利率,故一向是頗為活躍的炒作題材。
市場在1994年底就傳言327等低於同期銀行存款利率的國庫券可能要加息;而另一些人則認為不可能,因為一旦加息需要國家多支出10多億元的資金,在客觀形勢吃緊的情況下,顯然絕非易事。
於是,圍繞著對這一問題的爭議,期貨市場形成了327品種的多方與空方,該品種價格行情的最大振幅曾達4元多。
二、2月23日,財政部發出公告,關於1992年期國庫券保值貼補的消息終於得到證實。多頭得理不饒人,咄咄逼人地乘勝追擊,而空方卻不甘束手就擒。雙方圍繞327高地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
空方的總指揮是萬國證券公司,二號主力遼寧國發(集團)公司。
在148.50元附近,空方集結了大量的兵力。但多方力量勢不可擋,一開盤,價位就跳空高開,數百萬的空單被輕而易舉地吃掉,價格大幅飆升,迅速推高到151.98元。16時22分,離收盤還有8分鍾。
正當許多人都以為大局已定時,風雲突變,730萬口(約合人民幣1460億元)的拋單突然出現在屏幕上,多方頓時兵敗如山倒。
最後雙方在147.50元的位置鳴金收兵。當日上海國債期貨總成交8539.93億元,其中80%即6800億元左右集中在327品種上。若按收市價147.50元結算,意味著一大批多頭將一貧如洗,甚至陷於無法自拔的資不抵債的泥坑。
交易剛結束,上海證券交易所、證管辦就接到了指有會員嚴重違規操作的控告。根據後來的處理結果,327事件被定性為一起嚴重的違規事件。
它是在國債期貨市場發展過快、交易所監管不嚴和風險管理滯後的情況下,由上海萬國證券公司、遼寧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少數大戶蓄意違規、操縱市場、扭曲價格、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所引起的國債期貨風波。
三、作為327事件主要責任者的萬國證券公司,在這次大起大落的劇烈震盪中,一下子就陷入了滅頂之災。萬國證券成立於1988年7月18日,總裁管金生。
這家起步時只有3500萬元資本金的證券公司在短短6年的時間就發展成資產規模數十億元的綜合性公司,是中國證券業的一大奇跡。
萬國證券成立不到兩個月就先聲奪人,爭取到為義大利國民勞動銀行新加坡分行在倫敦發行歐洲日元證券作承銷商,成為中國在國際金融市場從事同類業務的第一家證券公司。
1992年,萬國證券又與中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及香港長江實業集團聯合收購香港上市公司大眾國際51%的股權,又創造了國內證券公司第一次在香港收購控股上市公司的奇跡。
1993年。萬國證券在首批券商信用評級中成為唯一獲得國內AAA最高信用級別的一家。
1994年,萬國證券A股交易占上交所總成交量的22%,B股則達到50%,在上交所會員中首屈一指。當年上市的上海12隻B股中有8隻是由萬國證券作國內主承銷商。
如日中天的萬國證券打起了「萬國證券,證券王國」的旗號,聲言要成為中國的野村、中國的美林。然而,在缺乏必要的監管條件下的過於順利以及由此滋長起來的狂妄自大及膨脹野心,卻成了它的「死穴」。
四、萬國證券的總裁管金生是上海外國語學院法國文學碩士,畢業後先後就職於上海市級機關、上海信託投資公司。曾擔任中美國際投資法研討會秘書長,由此而受歐共體邀請,到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進修,獲法學碩士及商業管理碩士。
1988年學成回國,即著手創辦萬國證券公司。人生經歷上過於一帆風順,同樣容易養成一個人過於自負的性格。他風頭出盡,被尊為「中國證券教父」。
327事件後,人們指責管金生用家長制的那一套來領導全國最大的證券公司,而他本人卻感到還有一條,這就是萬國缺少監督機制。
如果說管金生在327品種上走了眼不過是一種偶然,那麼,他以及他所領導的萬國在327事件中的所作所為則是一種必然。自從成為中國證券期貨市場幾乎所向無敵的虎狼之師,他們就太自以為是,也太自信了,他們以為國家不可能因其利率偏低而加息,因而一直在做空。
而當加息的消息被證實時,為了挽救公司可能出現的高達10億元以上的損失,便不顧一切地鋌而走險,違規惡炒。
2月23日下午,空方主力陣營中的遼國發臨陣倒戈,突然空翻多,使327品種的創出151.98元的天價。
在大勢既去的情況下,最後8分鍾,急紅了眼的空方司令萬國赤膊上陣,先以50萬口將價位打到150元,接著連續以幾個數十萬口的量級把價位再打到148元,最後一筆730萬口的巨大賣單令全場目瞪口呆,把價位封死在147.50元。
在這一陣緊鑼密鼓的狂轟爛炸之中,萬國共拋出1056萬口賣單,面值達2112億元,而所有的327國債總額只有240億元。也就是說,萬國賣空的數額超過了該品種總額的7.8倍。
管金生的一步之差,令萬國遭遇了它事業上的滑鐵盧,在管本人而言也是其人生道路上的滑鐵盧。
(6)國債期貨的正套空間擴展閱讀
「中國的巴林事件」
以萬國證券公司為代表的空方主力認為1995年1月起通貨膨脹已見頂回落,不會貼息,堅決做空,而其對手方中經開則依據物價翹尾、周邊市場「327」品種價格普遍高於上海以及提前了解財政部決策動向等因素,堅決做多,不斷推升價位。
1995年2月23日,一直在「327」品種上聯合做空的遼寧國發(集團)有限公司搶先得知「327」貼息消息,立即由做空改為做多,使得「327」品種在一分鍾內上漲2元,十分鍾內上漲3.77元。
做空主力萬國證券公司立即陷入困境,按照其當時的持倉量和價位,一旦期貨合約到期,履行交割義務,其虧損高達60多億元。
為維護自己利益,「327」合約空方主力在148.50價位封盤失敗後,在交易結束前最後8分鍾,空方主力大量透支交易,以700萬手、價值1400億元的巨量空單,將價格打壓至147.50元收盤,使「327」合約暴跌3.8元,並使當日開倉的多頭全線爆倉,造成了傳媒所稱的「中國的巴林事件」。
「327」國債交易中的異常情況,震驚了證券市場。事發當日晚上,上交所召集有關各方緊急磋商,最終權衡利弊,確認空方主力惡意違規,宣布最後8分鍾所有的「327」品種期貨交易無效,各會員之間實行協議平倉。
7. 誰有1995年327國債期貨的走勢圖。發給我,謝了。
看見了進來看見了進口量看了就困了就看見看空間環境和國家,環境和國家函告,
8. 國債期貨的交易策略
國債期貨的交易策略根據目的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分為投機、套利和套期保值三種交易方式,每一種交易方式都具有不同的交易策略。 投機就是在價格的變動中通過低買高賣獲得利潤的交易行為。在未來,國債期貨的價格也會隨著基礎資產國債現貨價格的變動而變動,因此也會存在投機的交易行為。投機交易根據預測漲跌方向的不同而分為多頭投機和空頭投機。所謂多頭投機就是預計未來價格將上漲,在當前價格低位時建立多頭倉位,持券待漲,等價格上漲之後通過平倉或者對沖而獲利,同理空頭投機就是預計價格將下跌,建立空頭倉位,等價格下跌之後再平倉獲利。在策略上,一般分為下面幾種:
部位交易 部位交易就是指投機者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內將出現上漲行情或下跌行情,在當前建立相應頭寸並在未來行情結束時進行對沖平倉。這是大多數專業投資者使用的策略。這種交易策略的特點就是持續時間較長,主要基於基本面走勢的判斷,是最常見的交易策略之一。
當天交易 當天交易就是指投機者只關注當天的市場變化,在早一些的時間建立倉位,在當天閉市之前結束交易的策略。這是少數非專業投機者使用的策略。這種交易屬於搏短線,初級交易者或者消息派經常使用。
頻繁交易頻繁交易就是指投機者隨時觀察市場行情,即使波動幅度不大,也積極參與,迅速買進或賣出,每次交易的金額巨大,以賺取微薄利潤。這樣的策略特點是周轉快,盈利小。一般是程序式量化投資方式或者操盤手操作方式。 在國債期貨市場中,不合理的關系包括的情況有同種期貨合約在不同市場之間的價格關系,不同交割月份間的價格關系,不同交割國債期貨的價格關系。
根據這三種不同的價格關系,套利可以分為跨市場套利、跨期套利和跨品種套利。
1、跨市套利目前中國金融市場上在不同市場上發行和交易的國債品種和數量很多,基本上每年每期國債都可以在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上市交易,但在交易所交易活躍的品種並不多,跨市場套利時有出現,並不經常。當前國債期貨更只是在中金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而非1994年推出的國債期貨,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交易所上市。截至到2012年2月,在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同時上市的國債有136隻,總規模為4.26萬億,其中只有21國債⑺、02國債⑶、02國債⒀、03國債⑶、03國債⑻、05國債⑴、05國債⑷、05國債⑿在交易所成交比較活躍。以後發行的國債基本上在交易所基本無交易,難以做到跨市場套利。
我們以1995年上市交易的92⑶03國債期貨為例,介紹一下跨市場套利策略。
這是92年發行的國債在北京和上海共同上市交易的例子,為了便於說明策略,以後都以張為單位。從表2可以看出,雖然在1995年1月24日時盈利達到2.25元,可以看作是較好的平倉時機,但如果在建倉之後沒有出現這樣的平倉時機也不用擔心,在交割期時就可以穩賺1.22元的凈利潤(1月11日時的利潤,不考慮時間成本)。
2、跨期套利所謂跨期套利就是在同一期貨品種的不同月份合約上建立數量相等、方向相反的交易部位,最後以對沖或交割方式結束交易、獲得收益的方式。最簡單的跨期套利就是買入近期的期貨品種,賣出遠期的期貨品種。比如當前正在模擬交易的國債期貨品種TF1203和TF1209。這兩個品種都是5年期、票面價值為100萬、票面利率為3%的國債期貨,交割期分別為3月和9月,之間相差半年。
如果我們當前買入國債1203合約,同時賣出國債1209合約,當時獲利0.39元;在3月份國債1203合約到期時付出100元,然後在9月份國債1209合約到期時收獲100元,總計半年獲利0.39元。這是一個沒有計算時間成本(機會成本)的套利策略,是最基本的原理,但並不符合實際套利操作。
當前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較高,1個月期限的回購利率為4.6%,半年期限的回購利率為5.2%附近,如果所有的現金流都可以進行正回購或逆回購,並假設回購利率在到期之前都不變,那麼上述交易就會有較高的機會成本。正確的投資策略應該如下:
到3月8日時,虧損0.39×(1+4.6%/12)=0.3915,到9月14日時,盈利100×(1+5.2%/2)-100=2.6,所以整個操作盈利2.2085元。也可以這么理解,如果按照第一種方式操作,機會成本是2.2085+0.3915=2.6元。當然很多情況下投資者不會等到交割日再賺取利潤,投資者在預測好單邊市方向的基礎上,可以通過價差變動來對沖平倉。比如表5,在收益率不斷下降的過程中,未來價格上漲幅度會加快,通過反向對沖就可以獲得套期收益。
一般情況下,如果我們只關注國債1203和1209兩個品種進行套利,可能漏掉與國債1206構建的套利機會,為了有效的利用這三者之間存在的套利機會,我們還需要介紹更復雜的套利策略:蝶式跨期套利。
假如我們認為從3月到9月,國債收益率的下跌會提前實現,也就是當前國債1206期貨合約的市場價格98在國債1203和國債1209構建的價格時間線上被低估,那麼通過賣出國債1203和國債1209兩個期貨合約,同時2倍買入國債1206就可以在未來價差變化中獲得利潤。從2月15日至2月28日,國債1203上漲了0.18元,國債1209上漲了0.49元,而國債1206上漲了0.4元,相對來說國債1206與國債1203利差擴大了,而與國債1209的利差縮小了。
3、跨品種套利目前在國內做跨品種套利不是很容易,主要是相互之間的關系度不高,比如股市和債,雖然大多數有著蹺蹺板關系,但很難有穩定的套利空間。我們以滬深300(2569.174,6.72,0.26%)和10年期國債為例介紹如何做跨品種套利。大部分時間滬深300指數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走勢都一致,但並非完全一致,當出現背離時就是做跨品種套利的機會。比如歷史上的2008年6月和2011年8月,這是股指均出現下滑跡象,但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卻不斷上行。
如果我們認為未來經濟會連續下滑,那麼買入10年期國債收益率同時賣出股指期貨,會產生一定的套利空間,具體組合比率需要根據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確定。
我們另外介紹國債現貨和國債期貨之間的套利方法,比如剛剛發行的5年期國債和剛剛啟動模擬交易的國債期貨品種之間理論上可以套利。2月15日發行的5年期國債票面利率為3.14%,票面價格為100,如果到期收益率為3%的話,價值應該為106.14元。
可以看出,相當於同為利率為3%的兩只發行時間分別為當前和9月份的國債,一個價格為100.64元,一個價格為98.21元。在2月15日時分別融券賣出120003,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買入國債1209,到9月14日期貨市場上交割獲得120003(當然通過轉換比率計算),再償還給債券持有者。整個過程可以在2月15日就實現2.43元的凈利潤。 套期保值就是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對同一類商品進行數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買賣活動,或者通過構建不同的組合來避免未來價格變化帶來損失的交易。
單個保值我們還是利用剛剛發行的120003和剛剛啟動模擬交易的期貨品種國債1209,介紹一下如何進行套期保值。如果投資者在2月15日購買120003時,不知道未來利率是上升還是下降,這時需要對其進行套期保值,轉移其利率風險,獲取其利息收入。那這個時候在期貨市場上賣出國債1209即可。
如果國債1209在3月15日的價格高過98.57,則虧損加大;如果低於,則出現盈利,但相對於只購買120003來說,都使得虧損的金額和概率大幅減少。
組合保值當然如果不是用5年的國債現貨與其共同構建套期保值,那麼國債期貨還具有快速修正組合久期的作用。目前國債期貨保證金是合約價值的3%,而合約標的均為票面利率3%、票面價格為100的5年期國債,因此其久期如下表排列:
假設當前到期收益率為3%,購買國債期貨為了降低組合久期,那麼反向的建倉會通過保證金優勢而快速達到效果。可以看出,由於杠桿放大了100/3=33.33倍,組合久期被快速下降。
9. 國債期貨的基本知識有哪些要點
國債期貨的概念:
國債期貨作為利率期貨的一個主要品種,是指買賣雙方通過有組織的交易場所,約定在未來特定時間,按預先確定的價格和數量進行券款交收的國債交易方式。
在國際市場上,國債期貨是歷史悠久、運作成熟的基礎類金融衍生產品之一。從成熟國家國債期貨市場的運行經驗來看,國債期貨在推進利率市朝改革、活躍債券現貨市場交易、促進國債發行、完善基準利率體系等方面發揮著一定作用。
國債期貨的特點:
國債期貨具有可以主動規避利率風險、交易成本低、流動性高和信用風險低等特點:
第一,可以主動規避利率風險。由於國債期貨交易引入了做空機制,交易者可以利用國債期貨主動規避利率風險。運用國債期貨可以在不大幅變動資產負債結構的前提下,快速完成對利率風險頭寸的調整,從而降低操作成本,有效控制利率風險。
第二,交易成本低。國債期貨採用保證金交易,這可以有效降低交易者的套期保值成本。同時,國債期貨採用集中撮合競價方式,交易透明度高,降低了尋找交易對手的信息成本。
第三,流動性高。國債期貨交易採用標准化合約形式,並在交易所集中撮合交易,因此流動性較高。
第四,信用風險低。國債期貨交易中,買賣雙方均需交納保證金,並且為了防止違約事件的發生,交易所實行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這有效地降低了交易中的信用風險。
國債期貨的基本功能:
作為基礎的利率衍生產品,國債期貨具有如下功能:
第一,規避利率風險功能。由於國債期貨價格與其標的物的價格變動趨勢基本一致,通過國債期貨套期保值交易可以避免因利率波動造成的資產損失。
第二,價格發現功能。國債期貨價格發現功能主要表現在增加價格信息含量,為收益率曲線的構造、宏觀調控提供預期信號。
第三,促進國債發行功能。國債期貨為國債發行市場的承銷商提供規避風險工具,促進承銷商積極參與國債一級和二級市常
第四,優化資產配置功能。通過交易的杠桿效應,國債期貨具有較低的交易成本,能夠方便投資者調整組合久期、進行資產合理分配、提高投資收益率、方便現金流管理。
國債期貨市場的產生和發展歷程:
國債期貨最初是發達國家規避利率風險、維持金融體系穩定的產物。20世紀70年代,受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及石油危機爆發的影響,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陷入了滯漲,為了推動經濟發展,各國政府紛紛推行利率自由化政策,導致利率波動日益頻繁而且幅度劇烈。頻繁而劇烈的利率波動使得金融市場中的借貸雙方特別是持有國債的投資者面臨著越來越高的利率風險,市場避險需求日趨強烈,迫切需要一種便利有效的利率風險管理工具。在這種背景下,國債期貨等利率期貨首先在美國應運而生。
1976年1月,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推出了90天期的國庫券期貨合約,這標志著國債期貨的正式誕生。隨著美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到1980年代以後,美國的利率變動幅度加大,這使得國債期貨交易更加活躍,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開始利用國債期貨市場來規避風險。因此,國債期貨的成交量逐漸攀升。
世界上主要的國債期貨有哪些:
在美國成功推出國債期貨後,為了滿足投資者管理利率風險的需求,其他國家與地區也紛紛推出各種國債期貨品種,全球國債期貨交易得到快速發展。截至2012年末,全球共23個國家和地區的23個期貨交易所已推出國債期貨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