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國債期貨
⑴ 帶頭大哥是干什麼的幫老百姓還是,騙好百姓的
當然是騙子,是庄托,騙大家買這個股票,抬高股價,莊家獲利出逃後股價大跌,百姓不明不白的深套成了犧牲品,天下沒有這樣的好人,7月份有個帶頭大哥被抓了,網站可以搜索到。
⑵ 求解答:美特斯邦威企業背景介紹,企業外部環境分簡要報告,企業內部環境分簡要報告
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飾股份有限公司
2009 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募集說明書
本期發行金額 人民幣5億元
發行期限 365天
擔保情況 無擔保
信用評級機構 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
信用評級結果 主體:AA-;債項:A-1
發行人: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飾股份有限公司
主承銷商及簿記管理人: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零九年十一月
1
公司發行本期短期融資券已在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注冊,
注冊不代表交易商協會對本期短期融資券的投資價值作出任何評價,
也不代表對本期短期融資券的投資風險作出任何判斷。投資者購買公
司本期短期融資券,應當認真閱讀本募集說明書及有關的信息披露文
件,對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准確性和完整性進行獨立分析,並據以獨
立判斷投資價值,自行承擔與其有關的任何投資風險。
公司董事會已批准本募集說明書,全體董事承諾其中不存在虛假
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對其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承擔
個別和連帶法律責任。
公司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保證本募
集說明書所述財務信息真實、准確、完整。
凡通過認購、受讓等合法手段取得並持有公司發行的短期融資券,
均視同自願接受本募集說明書對各項權利義務的約定。
公司承諾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本募集說明書的約定履行義務,
接受投資者監督。
重 要 提 示
2
目 錄
第一章 釋 義...........................................................................................................5
第二章 風險提示及說明...........................................................................................9
一、與本期短期融資券相關的投資風險................................................................9
二、與公司相關的風險............................................................................................9
第三章 發行條款.....................................................................................................15
一、主要發行條款..................................................................................................15
二、簿記建檔安排..................................................................................................16
三、分銷安排..........................................................................................................16
四、繳款和結算安排..............................................................................................17
五、登記託管安排..................................................................................................17
六、上市流通安排..................................................................................................18
第四章 募集資金運用.............................................................................................19
一、募集資金主要用途..........................................................................................19
二、公司承諾..........................................................................................................19
第五章 公司基本情況.............................................................................................20
一、公司基本情況..................................................................................................20
二、公司歷史沿革及股本變動情況......................................................................20
三、股權結構及控股股東的基本情況..................................................................25
四、公司內部機構設置及重要權益投資情況......................................................30
五、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36
六、公司的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基本情況..............................................38
七、員工情況..........................................................................................................40
八、公司經營范圍和主要從事的業務..................................................................41
九、公司所在行業狀況..........................................................................................55
十、公司在所處行業的地位及競爭優勢..............................................................59
第六章 公司主要財務狀況.....................................................................................70
一、公司最近三年及最近一期的主要會計數據..................................................70
二、合並報表財務狀況分析..................................................................................77
三、公司有息債務情況..........................................................................................88
四、或有事項..........................................................................................................90
五、公司關聯交易情況..........................................................................................90
六、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中非調整事項及其他事項..........................................92
七、資產抵押及具有指定用途的資產情況..........................................................92
八、金融衍生品、大宗商品期貨、理財產品和海外投資情況..........................93
第七章 公司的資信狀況.........................................................................................94
一、對公司主體的評級報告摘要..........................................................................94
二、對本期短期融資券的評級報告摘要..............................................................95
三、跟蹤評級有關安排..........................................................................................95
3
四、公司其他資信情況..........................................................................................96
第八章 擔保.............................................................................................................98
第九章 稅項.............................................................................................................99
一、營業稅..............................................................................................................99
二、所得稅..............................................................................................................99
三、印花稅..............................................................................................................99
第十章 公司信息披露工作安排...........................................................................100
一、短期融資券發行前的信息披露....................................................................100
二、短期融資券存續期內重大事項的信息披露................................................100
三、短期融資券續期內定期信息披露................................................................101
四、本金兌付和付息事項....................................................................................101
第十一章 違約責任和投資者保護機制...............................................................102
一、發行人違約責任............................................................................................102
二、違約事件........................................................................................................102
三、投資者保護機制............................................................................................103
四、不可抗力........................................................................................................104
五、棄權................................................................................................................104
六、本期短期融資券的償債保障措施................................................................105
第十二章 本次短期融資券發行的有關機構.......................................................106
第十三章 備查文件............................................................................................... 110
一、備查文件........................................................................................................110
二、查詢地址........................................................................................................110
附錄一:主要財務指標的計算公式....................................................................... 112
4
第一章 釋 義
在本募集說明書中,除非文中另有所指,下列詞語具有如下含義:
美特斯·邦威/美邦服
飾/發行人/本公司/公
司/總公司
指 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飾股份有限公司
大公 指 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
短期融資券
指 具有法人資格的非金融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
的,約定在1 年內還本付息的債務融資工具
注冊總額度 指 公司最高待償還短期融資券余額不超過10 億元
本期短期融資券 指 金額為5 億元,期限為365 天的「上海美特斯邦威服
飾股份有限公司2009 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
本次發行 指 本期短期融資券的發行
募集說明書 指 公司為發行本期短期融資券並向投資者披露本期短
期融資券發行相關信息而製作的《上海美特斯邦威
服飾股份有限公司2009 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募集
說明書》
發行公告 指 公司為發行本期短期融資券而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
作的《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飾股份有限公司2009 年度
第一期短期融資券發行公告》
發行文件 指 在本期發行過程中必需的文件、材料或其他資料及
其所有修改和補充文件(包括但不限於本募集說明
書及發行公告)
簿記管理人 指 負責實際簿記建檔操作者,即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
司
簿記建檔 指 主承銷商作為簿記管理人記錄投資者認購短期融資
券數量和價格水平意願的程序
主承銷商 指 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承銷團 指 由主承銷商根據《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飾股份有限公
司短期融資券承銷團協議》組織的本期短期融資券
承銷商組成的承銷團
承銷協議 指 公司與主承銷商簽訂的《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與
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飾股份有限公司關於短期融資券
主承銷協議》
承銷團協議 指 主承銷商與承銷團其他成員為本次發行簽訂的《上
海美特斯邦威服飾股份有限公司短期融資券承銷團
協議》
5
余額包銷 指 本期短期融資券的主承銷商按照《招商銀行股份有
限公司與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飾股份有限公司關於短
期融資券主承銷協議》的規定,在規定的發行日後,
將未售出的本期短期融資券全部自行購入
中央結算公司 指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
交易商協會 指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
銀行間市場 指 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
法定節假日 指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及政府指定節假日或休息日
(不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
省的法定節假日或休息日)
工作日 指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的對公營業日(不包括法
定節假日)
元 指 如無特別說明,指人民幣元
中國 指 中華人民共和國
Meters/bonwe 指 Meters/bonwe 品牌
ME&CITY 指 ME&CITY 品牌
美邦集團 指 美特斯邦威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美邦有限 指 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飾有限公司,上海美特斯邦威服
飾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
邦威服飾 指 上海邦威服飾有限公司,已於2006 年9 月14 日注
銷
華服投資 指 上海華服投資有限公司
上海祺格 指 上海祺格實業有限公司,曾用名「上海祺格服飾有限
公司」,於2007 年11 月19 日更名為上海祺格實業有
限公司,華服投資的股東之一,持有華服投資30%
的股權
上海佳威 指 上海佳威投資有限公司
美邦企發公司/上海
企發
指 上海美特斯邦威企業發展有限公司,發行人全資子
公司
安永 指 安永大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溫州集團 指 美特斯邦威集團有限公司,曾用名「溫州美特斯邦威
有限公司」
美邦銷售 指 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飾銷售有限公司,發行人控股子
公司
上海美威 指 上海美威服飾有限公司,已於2009 年3 月10 日注
銷
溫州美邦 指 溫州美特斯邦威服飾有限公司,發行人控股子公司
6
廣州美邦 指 廣州美特斯邦威服裝有限公司,發行人控股子公司
沈陽美邦 指 沈陽美特斯邦威服飾有限公司,發行人控股子公司
北京美邦 指 北京美特斯邦威服飾有限公司,發行人控股子公司
重慶美邦 指 重慶美特斯邦威服飾有限責任公司,發行人控股子
公司
成都美邦 指 成都美特斯邦威服飾有限責任公司,發行人控股子
公司
西安美邦 指 西安美特斯邦威服飾有限責任公司,發行人控股子
公司
杭州邦威 指 杭州邦威服飾有限公司,發行人控股子公司
杭州美邦 指 杭州美特斯邦威服飾有限公司,發行人控股子公司
天津美邦 指 天津美特斯邦威服飾有限公司,發行人控股子公司
濟南美邦 指 濟南美特斯邦威服飾有限公司,發行人控股子公司
昆明美邦 指 昆明美特斯邦威服飾有限公司,發行人控股子公司
福州美邦 指 福州美特斯邦威服飾有限公司,發行人控股子公司
寧波美邦 指 寧波美特斯邦威服飾有限公司,發行人控股子公司
南昌美邦 指 南昌美特斯邦威服飾有限公司,發行人控股子公司
哈爾濱美邦 指 哈爾濱美特斯邦威服飾有限公司,發行人控股子公
司
武漢美邦 指 武漢美特斯邦威服飾有限公司,發行人控股子公司
南京美邦 指 南京美特斯邦威服飾有限公司,發行人控股子公司
廣西美邦 指 廣西美特斯邦威服飾有限公司,發行人控股子公司
長春美邦 指 長春美特斯邦威服飾有限公司,發行人控股子公司
蘭州美邦 指 蘭州美特斯邦威服飾有限公司,發行人控股子公司
深圳美邦 指 深圳美特斯邦威服飾有限公司,發行人控股子公司
合肥美邦 指 合肥美特斯邦威服飾有限公司,發行人控股子公司
米安斯迪 指 上海米安斯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發行人全資子公
司
蘇州美邦 指 蘇州美特斯邦威服飾有限公司,發行人控股子公司
上海邦購 指 上海邦購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發行人全資子公司
博物館 指 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飾博物館,發行人全資社團法人
特許加盟 指 一種以特許經營權為核心的經營模式,公司通過與
具備一定資質的企業或個人簽訂特許經營合同,授
予其在一定時間和范圍內通過開設加盟店銷售公司
產品的權利,同時還授予其成為公司加盟商的資格,
實際經營中,加盟商直接運營加盟店,向公司直接
采購產品並以零售價向消費者銷售
7
加盟店 指 由加盟商開設的獨立店鋪或專櫃,由加盟商自行負
責所有的店鋪或專櫃的管理工作並承擔相應的管理
費用
直營店 指 由公司及下屬子公司自行開設的獨立店鋪或專櫃,
公司及下屬子公司負責所有的店鋪或專櫃的管理工
作並承擔所有的管理費用
面料供應商 指 為成衣生產提供面料的面料生產企業
輔料供應商 指 為成衣生產提供輔料的輔料生產企業
成衣廠 指 將面料和輔料縫制加工成成衣的成衣生產企業
供應商 指 面料供應商、輔料供應商和成衣廠的統稱
Euromonitor 指 總部設在倫敦的全球消費市場調查研究權威機構
CTR 指 央視市場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市場資訊及研究分析
服務提供商
CMT(來料加工) 指 由公司自行完成面、輔料采購,再由面、輔料供應
商負責將面、輔料運至成衣廠並由成衣廠進行成衣
加工的生產組織模式
FOB(包工包料) 指 由成衣廠負責所有的面、輔料采購和加工的生產組
織模式
IFOB(異向指定) 指 在公司認可的面、輔料供應商范圍內,由公司核定
面、輔料采購價格上限,再由成衣廠意向選擇面、
輔料供應商進行合作的生產組織模式
CFOB(定向指定) 指 由公司指定特定的面、輔料供應商生產成衣所需的
面、輔料,再由指定的成衣廠向特定面、輔料供應
商采購後進行成衣加工的生產組織模式
訂貨單位 指 加盟商和銷售子公司
8
第二章 風險提示及說明
投資者在評價和購買本期短期融資券時,應特別認真地考慮下述各項風險因
素:
一、與本期短期融資券相關的投資風險
1、利率風險
本期短期融資券的利率水平是根據當前市場的利率水平和短期融資券信用
評級由機構投資者招標確定。受國民經濟運行狀況和國家宏觀政策等因素的影
響,市場利率存在波動的不確定性。本期短期融資券在存續期限內,不排除市場
利率波動的可能,利率的波動將給投資者投資本期短期融資券的收益水平帶來一
定的不確定性。
2、流動性風險
本期短期融資券發行後將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上進行交易流通,但在轉讓時存
在一定的流動性風險,公司無法保證本期短期融資券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上的交易
量及活躍性。
3、償付風險
在本期短期融資券的存續期間,如果由於不能控制的市場及環境變化,公司
不能從預期的還款來源中獲得足夠資金,可能使本期短期融資券不能按期得到償
付。
二、與公司相關的風險
1、財務風險
(1)未來資金支出較大的風險
公司計劃未來投資營銷網路建設項目和信息系統建設項目,上述項目總計投
資額約28 億元,其中建設投資約為26 億,流動資金約需要2 億元,2008 年企
業上市募集資金約13.35 億元,募集資金不足部分用自有資金補足。盡管公司目
前資金狀況良好,但不排除公司在未來一段時間面臨一定的現金壓力,存在一定
的風險。
(2)資金流動性風險
公司的產品全部通過外包進行生產,與供應商簽訂不同形式的合同,一般約
定預付0-20%的貨款作為訂金,待成衣廠交付的成衣在公司辦理ERP 正式入庫
後再分次支付剩餘金額。由於現階段經濟不景氣,如果上游供應商收緊信用,增
加訂金比例,而下游景氣度下降,無法及時支付貨款,公司將面臨資金緊張局面。
公司近三年的總資產,總負債呈逐年上升趨勢,資產負債率持續下降。但總
負債中流動負債佔比較高,2006 年-2009 年9 月流動負債占總負債的比例分別為
100%,100%,89.95%和86.93%,主要原因是公司通過銀行短期借款的形式獲取
發展所需的資金,短期債務較多。
9
(3)應收賬款周轉率風險
2006-2008 年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21.09、29.55 和15.2。2008 年應收賬款
周轉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由於公司對一批優秀代理商增加了信用支持,從而
導致應收賬款規模增大。從宏觀經濟金融環境、生產經營狀況和上下游產業的經
營狀況等方面綜合分析,良好的盈利及經營活動現金流為短期償債提供了穩定的
保障,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良好,但並不排除未來宏觀經濟金融環境發生變化,
休閑服零售市場景氣程度降低,資金回籠速度減緩的可能性,從而導致公司短期
償債能力受到影響。
(4)物業抵押的風險
截至2009年9月30日,公司以擁有的房屋及建築物(2009年9月30日賬面價值
為466,560,030元)和土地使用權(2009年9月30日賬面價值為33,575,558元,上述
物業是公司總部的所在地),以及位於丹東和杭州兩處的房屋及建築物(2009年9
月30日賬面價值為19,703,902元)作抵押給農業銀行,為於2008年6月起至2011
年6月止形成的最高余額為30,000萬元的債務提供擔保。公司的票據貼現借款是
以公司所擁有的南昌房屋及建築物(2009年9月30日賬面價值為168,848,645元)
作為抵押,取得民生銀行150,000,000元票據貼現借款額度。如果公司不能按期償
還前述銀行借款,則抵押權人有可能依法行使抵押權處置該等物業以抵償公司未
清償的債務,從而對公司的正常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5)為加盟商提供借款的風險
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出於拓展銷售渠道、提升加盟商實力等考慮,為部分加
盟商提供了借款,用於加盟店的房屋租賃以及店鋪裝修等。公司為加盟商提供借
款的行為,不符合《貸款通則》及中國人民銀行的相關規定。2008 年3 月31 日
後公司不再以此等形式向加盟商提供資金支持,對於之前發生的加盟商借款將在
合同到期後清理完畢。截至2009 年9 月30 日尚有未收回加盟商借款余額220 萬
元。
另外,公司對加盟商的支持為簽訂對《房屋租賃合同》進行補充的《三方協
議》,即由出租方,公司和加盟商簽訂協議,由公司為加盟商墊付一定時期的租
金給出租方,然後由加盟商按月向公司支付租金。截至2009 年9 月30 日,公司
為加盟商墊付的資金余額為2,351 萬元。如加盟商違反「租賃合同」的約定,或加
盟商未按時向公司償還墊付的租金,原租賃商鋪由公司繼續租賃使用,租賃條件
不變。上述情況請參見法律意見書。如果加盟商由於銷售不理想,不願繼續承租
店鋪而停止交租,公司繼續使用處於同樣地段的該店鋪也可能面臨同樣的經營問
題。
2、經營風險
(1)行業競爭激烈的風險
公司所在的休閑服行業競爭激烈,國內休閑服零售的國內與國際品牌眾多,
市場格局分散,截至2008 年底,以Meters/bonwe、班尼路、真維斯、以純、唐
10
獅和森馬為代表的主要休閑服品牌合計佔有休閑服零售市場份額的為4.87%。除
此以外,Levi』s、Lee、Etam、Jack & Jones、Only、Vero Moda 和進入中國不久的
ZARA、H&M、UNIQLO 也是行業內的主要競爭品牌。雖然公司目前在國內休
閑服零售業內擁有比競爭對手更高的市場佔有率,但隨著市場的不斷細分,來自
國內外競爭品牌的競爭壓力仍將持續甚至加大,該等情況可能導致公司的產品售
價降低或銷量減少,從而影響公司的經營業績。
(2)宏觀經濟波動風險
自2007 年7 月份開始的次貸危機於2008 年8 月份演變成為席捲全球的百年
不遇的金融危機,全球經濟正受到金融危機的巨大沖擊。作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
的中國在這次金融危機中也未能倖免。公司所經營的大眾消費品銷售業務雖相對
其他行業所受影響有限,且中國經濟正處於逐漸復甦階段,宏觀經濟波動對公司
的經營仍有一定的負面效應,從而對公司的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3)業務迅速擴張和目標店鋪緊缺的風險
公司新品牌ME&CITY 的設立、推廣以及公司兩個品牌的店鋪擴張的可行性
分析是基於對當前經濟發展水平及發展速度、市場環境、行業發展趨勢、消費者
消費習慣等因素,並結合公司多年的經營經驗做出。如果未來市場環境發生突變,
行業競爭加劇,店鋪選址不當,對消費者偏好的掌握不夠准確等情況發生,都將
會給企業的經營帶來較大影響。
另外,企業需要面對來自其他零售業對店鋪資源的爭奪。店鋪對零售業而言
是最根本的銷售渠道,因此優質的店鋪資源不僅是國內市場上眾多休閑服生產企
業爭奪的對象,同時也是其他類服裝零售企業、電子消費品連鎖企業、食品零售
企業和餐飲企業等的爭奪對象。國內休閑服零售業整體而言也處在競爭激烈的大
環境之中。公司不斷增加的產品款式種類也對店鋪面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
無法獲得足夠的店鋪資源,將會影響公司未來的業務發展。
(4)供應商控制和采購成本增加的風險
公司自身不進行生產,全部產品依賴外包。盡管公司對產品供應商有一套嚴
格的甄選機制和質量控制體系,但是公司產品的質量和產量,仍受面、輔料供應
商提供原料的品質以及成衣廠的生產質量、生產速度及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響。
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張和新品牌的推出,若沒有足夠的合格成衣廠為公司提供服
務,可能出現產品供應不足或質量不能達到公司要求的情況,將對公司的經營產
生不利影響。
公司從多家面料供應商、輔料供應商及成衣廠等采購商品,近期國內原料、
勞動力及物流價格等基本穩定,使公司采購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但不排除未來
各項成本增加的風險,從而導致公司經營成本上升,影響公司的毛利率水平。
(5)產品運輸、倉儲及信息管理系統的風險
公司的產品運輸主要依賴於第三方物流企業。由於物流企業數量較多,使公
司對其進行管理存在一定的難度,一旦某個物流企業出現疏忽或失誤,可能導致
⑶ 證券交易所的中國分布
上海證券交易所
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11月26日,同年12月19日開業,為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歸屬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秉承「法制、監管、自律、規范」的八字方針,上海證券交易所致力於創造透明、開放、安全、高效的市場環境,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其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證券交易所的業務規則;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 上海證劵交易所於1990年12月19日在上海黃浦路15號浦江飯店成立。1993年1月27日在上海浦東新區奠基建造上海證劵大廈;上海證劵大廈竣工後,上海證劵交易所搬遷至新址浦東南路528號,上海證劵大廈內營運。1.3億全國各地的股民,從遍布祖國五湖四海的證劵營業部下單,通過網路匯總於這座大樓交易中心撮合成交。上海證券交易所是國際證監會組織、亞洲暨大洋洲交易所聯合會、世界交易所聯合會的成員。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展,上海證券市場已成為中國內地首屈一指的市場,上市公司數、上市股票數、市價總值、流通市值、證券成交總額、股票成交金額和國債成交金額等各項指標均居首位。截至2013年3月11日,上證所擁有954家上市公司,上市證券數2214個,股票市價總值160750.71億元。上市公司累計籌資達25萬億元;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
深圳證券交易所
深圳證券交易所位於深圳羅湖區,地王大廈斜對面。成立於1990年12月1日,於1991年7月3日正式營業,是為證券集中交易提供場所和設施,組織和監督證券交易,實行自律管理的法人,由中國證監會直接監督管理。深交所致力於多層次證券市場的建設,努力創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本所業務規則;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和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職能。04年 9月6日,實施《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業務操作指引》。
作為中國大陸兩大證券交易所之一,深交所與中國證券市場共同成長。16年來,深交所藉助現代技術條件,成功地在一個新興城市建成了輻射全國的證券市場。15年間,深交所累計為國民經濟籌資4000多億元,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優化資源配置、傳播市場經濟知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香港證券交易所
香港最早的證券交易可以追溯至1866年。香港第一家證券交易所——香港股票經紀協會於1891年成立,1914年易名為香港證券交易所,1921年,香港又成立了第二家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經紀人協會,1947年,這兩家交易所合並為香港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到60年代後期,香港原有的一家交易所已滿足不了股票市場繁榮和發展的需要,1969年以後相繼成立了遠東、金銀、九龍三家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市場進入四家交易所並存的所謂「四會時代」。 1973~1974年的股市暴跌,充分暴露了香港證券市場四會並存局面所引致的各種弊端,1986年3月27日,四家交易所正式合並組成香港聯合交易所。4月2日,聯交所開業,並開始享有在香港建立,經營和維護證券市場的專營權。2000年3月6日,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成立,全資擁有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和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三家附屬公司。
主要業務是擁有及經營香港唯一的股票交易所與期貨交易所,以及其有關的結算所。主席為夏佳理,行政總裁為周文耀。香港交易所是唯一經營香港股市的機構,在未得財政司司長同意下,任何個人或機構不得持有港交所超過5%的股份。2006年9月11日,港交所成為恆生指數成份股。
台灣證券交易所
台灣證券交易所在1961年10月23日成立,於1962年2月9日開始運作。交易所位於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5段7號3樓(台北101辦公大樓3樓)。 北京證券交易所(2019)
廣州證券交易所(2019)
武漢證券交易所(2021)
南京證券交易所(2022)
福州證券交易所(2023)
重慶證券交易所(2023)
天津證券交易所(2022)
廈門證券交易所(2023)
寧波證券交易所(2024)
成都證券交易所(2023)
烏魯木齊證券交易所(2021)
哈爾濱證券交易所(2022)
大連證券交易所(2022)
沈陽證券交易所(2023)
長春證券交易所(2024)
天津濱海證券交易所(2025)
西安證券交易所(2024)
蘇州證券交易所(2027)
長沙證券交易所(2026)
⑷ 股票是怎樣命名和編號的
股票的命名有一定的原則。到目前為止,滬深兩地的股票簡稱大多數是4個字,其中上交所規定前兩個字反映上市公司所在地,後兩個字反映公司名稱,一般情況下,上海本地的上市公司不註明所在地。如「成都量具」是成都的一家上市公司,其全稱是:成都量具刃具股份有限公司;「延中實業」則是上海一家實業公司,所以不注地名,其全稱是:上海延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如果不註明地名容易與其他公司混淆時,則須予以特別區分,如浙江鳳凰上市時間較早,當上海鳳凰自行車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時,為示區別便將其稱為「上海鳳凰」。所以,投資者看股票名稱時,一般可以從前兩字中了解上市公司所在地,從後兩字中了解公司的名稱。 深交所則習慣於將地名簡化為一個字,公司名稱簡為兩個字,第四個字則是區分A股和B股的。如深長城A、瓊能源A、皖美菱A等。 在特殊情況下,上交所的股票也簡化為3個字,如哈醫葯、二紡機、中紡機等;深交所的股票也可以不要地名,如飛亞達A、沙隆達A等。還要注意,有些股票的名稱有時會進行更改,如1996年汽油機改長春長鈴。還有些股票由於各種原因名稱不是很好,也有待於更改。 股票的名稱盡管被簡化,但隨著上市公司數量的增多,要投資者記住所有的公司名稱顯然力不從心,因此將股票進行編號有助於投資者的記憶。更重要的原因在於隨著股票市場規模的日益壯大,對股票進行編號(編碼)是為了對越來越多的股票進行分類,特別是為了便於電子化操作和管理,因為電腦對數字和字母的識別能力要比對中文字形強得多。 股票的編號也有一定的規律。截至到1997年6月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共343隻。每隻股票均有一個相應的代碼,代碼共6位數。600600--600699代表從青島啤酒到遼源得亨;600700一600799代表從百隆股分到阿城鋼鐵;600800--600899代表從天津磁卡到信聯股份;600051--600106代表從寧波聯合到重慶路橋。除了部分股票外,絕大多數股票是按照上市時間排序而定的。如600657比600656上市要晚。以後增加新股票,則依序排列即可。另外,上證B股目前共有46隻,代碼依次是900901--900946,代表了從真空B股到輕騎B股。 截至到1997年6月底,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共312隻。與上交所不同的是,它的股票代碼共4位數,其中深圳本地上市公司前兩位數是00,後兩位數代表順序(按上市時間早晚排列),如0001是深發展A;0002是深萬科A。非深圳本地上市公司的代號,第一位數是0,第二位數從5開始排列,後又補加4,所以現在的代號第二位數從4開始排列。後3位數總體上表示上市先後的順序,如0501是鄂武商等。0001--0068代表從深發展到賽格中康;0400--0498代表從許繼電氣到丹東化纖;0501--0599代表從鄂武商到青島雙星;0600--0699代表從國際大廈到佳紙股份;0700--0788代表從興澄股份到合成制葯;0800--0828代表從一汽轎車到廣東福地。此外,深證B股到1997年6月底共48次,代碼從2開始編列,依次是2002--2725,代表從深萬科B到京東方B。
⑸ 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間發生的國際國內重大事件
3月1日,嫦娥一號在我國科技人員精確控制下,准確落於預定撞擊點。這為今後我國空間探測器軟著陸打下了基礎。
3月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書。
3月2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發布消息,經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3月3日~12日,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在京舉行。(詳見本期「兩會專題」)
3月5日~13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京舉行。(詳見本期「兩會專題」)
國際
3月2日,幾內亞比索總統若昂·貝爾納多·維埃拉在比紹遇襲身亡。
3月5日,聯合國大會主席布羅克曼表示,國際刑事法院向蘇丹總統巴希爾發出逮捕令的行動是出於政治考慮,根本無助於蘇丹和平進程。國際刑事法院3月4日以涉嫌在蘇丹達爾富爾地區犯有戰爭罪和反人類罪為由,宣布正式對蘇丹總統巴希爾發出逮捕令。
3月6日,摩洛哥宣布與伊朗斷絕外交關系,以抗議其針對巴林王國主權發表的「不適當言論」。
3月5日~14日,「和平-09」多國海上聯合軍演在巴基斯坦卡拉奇舉行。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馬來西亞、科威特、奈及利亞、土耳其共12個國家的海軍參演。演習包括港岸特種部隊演練和海上實兵演習兩部分。
3月11日,德國斯圖加特市附近的一所中學發生惡性校園槍擊案,造成包括兇手在內16人死亡。
3月14日,二十國集團財政部長與中央銀行行長會議在英國閉幕並發表聯合公報,同意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恢復全球經濟增長。
3月15日,美國「發現」號太空梭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這是美國今年首次發射太空梭。
⑹ 尋找清華大學經濟金融系的宏觀經濟學和經濟學原理的教材詳情!
第六章 宏觀經濟政策實踐
第一節 經濟政策目標
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約有四種,即:充分就業、價格穩定、經濟持續均衡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
第一目標:充分就業,是指一切生產要素都有機會以自己願意的報酬參加生產的狀態。
西方經濟家通常以失業率來衡量充分就業
失業率:指失業者人數對勞動力人數的比率。
勞動力參與率=勞動力/人口
失業分類
摩擦性失業: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由於難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業。
自願性失業:是指工人不願意接受現行工資水平而形成的失業。
非自願性失業:是指願意接受現行工資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業。
結構性失業:指經濟結構變化等原因造成的失業。失業與空位並存。
周期性失業:指經濟周期中衰退或蕭條時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業。
失業的影響
失業給失業者本人及家庭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上帶來了莫大痛苦。
失業使社會損失本來應當可以得到的產出量。
奧肯法則:GDP變化和失業率變化之間關系。認為,GDP每增加3%,失業率大約下降1%
充分就業:
自然失業率:
第二目標:價格穩定,是指價格水平的穩定。
用價格指數來表示一般價格水平的變化。
價格指數是表示若干種商品價格水平的指數。
消費價格指數(CPI)、批發物價指數(PPI)和GDP折算指數。
第三個目標:經濟持續均衡增長,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經濟社會所產生的人均產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續增長。
第四個目標:國際收支平衡
要實現既定的經濟政策目標,政府運用的各種政策手段。必須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如果財政當局與貨幣當局的政策手段和目標發生沖突。就達不到理想的經濟效果,甚至可能偏離政策目標更遠。其次。政府在制定目標時,不能追求單一目標,而應該綜合考慮,否則會帶來經濟上和政治上的副作用。
第二節 財政政策
一、財政的構成與財政政策工具
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購買和轉移支付,而政府收入則包含稅收和公債兩個部分。
政府支出是指整個國家中各級政府支出的總和,由許多具體的支出項目構成,主要可分為政府購買和政府轉移支付兩類
政府的收入。稅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部分。分為三類:財產稅、所得稅和流轉稅
累進稅,累退稅和比例稅
發行公債:公債是政府對公眾的債務,或公眾對政府的債權。
包括中央政府的債務和地方政府的債務
中央政府的債務稱國債。
政府借債有短期債、中期債和長期債
短期債:通過出售國庫券取得,主要進入短期資金市場,利率較低,期限一般為3個月、6個月和1年。
中長期債:通過發行中長期債券取得,1年以上5年以下為中期債券,5年以上為長期債券。
二、自動穩定與斟酌使用
對經濟的調節:自動調節和主動調節
自動調節:財政制度本身有著自動地抑制經濟波動的作用,即自動穩定器。
主動調節:政府有意識地進行相機抉擇的積極的財政政策。
1.自動穩定器
自動穩定器。亦稱內在穩定器,是指經濟系統本身存在的一種會減少各種干擾對國民收入沖擊的機制,能夠在經濟繁榮時期自動抑制通脹,在經濟衰退時期自動減輕蕭條,無須政府採取任何行動。
(1)政府稅收的自動變化。
起征點,稅率等級
衰退時,抑制衰退;繁榮時,抑制通脹
(2)政府支出的自動變化。
主要指轉移支付,有發放標准
衰退時,抑制衰退;繁榮時,抑制通脹
(3)農產品價格維持制度。
平抑農產品價格
衰退時,收購;繁榮時,拋售
2.斟酌使用的財政政策
當認為總需求非常低,即出現經濟衰退時,政府應通過削減稅收、降低稅率、增加支出或雙管齊下以刺激總需求——擴張性(膨脹性)財政政策。
當認為總需求非常高,即出現通貨膨脹時,政府應增加稅收或削減開支以抑制總需求——緊縮性財政政策。這種交替使用的擴張性和緊縮性財政政策,被稱為補償性財政政策。
30年代初羅斯福新政到60年代初肯尼迪:運用了這套財政政策。
60年代後期出現滯脹,斟酌使用的財政政策表現出了局限性:
(1)時滯:
(2)不確定性:
乘數大小難以准確確定
政策作用中的變化不確定
(3)不可預測的隨機因素的干擾
(4)擠出效應
三、功能財政和預算盈餘
根據權衡性財政政策,政府在財政方面的積極政策主要是為實現無通貨膨脹的充分就業水平。當實現這一目標時,預算可以是盈餘,也可以是赤字。這樣的財政為功能財政。
預算赤字是政府財政支出大於收入的差額。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即減稅和擴大政府支出就會造成預算赤字。預算盈餘是政府收入超過支出的余額。實行緊縮性財政政策,即增稅和減少政府支出,會產生預算盈餘。
功能財政思想是凱恩斯主義者的財政思想。
主張:
存在通貨緊縮缺口時,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增加支出或減少稅收,實現充分就業。盈餘減少,甚至出現赤字,或更大的赤字。
存在通貨膨脹缺口時,實行緊縮性財政政策,減少支出或增加稅收,實現物價穩定。赤字減少,甚至出現盈餘,或更大的盈餘。
即:政府為了實現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餘就盈餘。
它是斟酌使用的財政政策的指導思想。
財政預算平衡思想主要是年度平衡預算和周期平衡預算兩種。
年度平衡預算,要求每個財政年度的收支平衡。會使經濟波動更加嚴重。
所謂周期平衡預算是指政府在一個經濟周期中保持平衡。在經濟衰退時實行擴張政策,有預算赤字,在繁榮時期實行緊縮政策,有預算盈餘,以繁榮時的盈餘彌補衰退時的赤字,使整個經濟周期的盈餘和赤字相抵而實現預算平衡。
四、充分就業預算盈餘與財政政策方向
問題的提出:
功能財政:擴張性財政政策,減少盈餘或增加預算赤字;緊縮性財政政策,增加盈餘或減少赤字。
錯覺:
盈餘減少或赤字增加——擴張性財政政策;
盈餘增加或赤字減少——緊縮性財政政策
在經濟衰退時,收入減少,稅收自動減少,轉移支付自動增加,會引起盈餘減少或赤字增加。
在經濟高漲時,收入增加,稅收自動增加,轉移支付自動減少,會引起盈餘增加或赤字減少。
這兩種盈餘或赤字的變動與財政政策本身無關。
不能簡單把盈餘或赤字的變動當作判斷財政政策是擴張性還是緊縮性的標准。
盈餘或赤字的變動:
(1)財政政策變動引起:擴張性政策增加赤字,減少盈餘;緊縮性政策增加盈餘,減少赤字。
(2)經濟情況本身變動引起:經濟衰退,盈餘減少或赤字增加;經濟繁榮,盈餘增加或赤字減少。
美國經濟學家布朗在1956年提出了充分就業預算盈餘,作為衡量財政政策擴張還是緊縮的標准。
所謂充分就業預算盈餘指既定的政府預算在充分就業的國民收入水平即潛在的國民收入水平上所產生的政府預算盈餘。如果這種盈餘為負值,就是充分就業預算赤字
充分就業預算盈餘BS*=ty*-G-TR
實際預算盈餘BS=ty-G-TR
BS*-BS=t(y*-y)
充分就業預算盈餘的作用:
第一,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業的水平上,消除經濟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動對預算狀況的影響,從而就能更准確地反映財政政策對預算狀況的影響,並為判斷財政政策是擴張性的,還是緊縮性的,提供了一個較為准確的依據。若充分就業預算盈餘增加了或赤字減少了,財政政策就是緊縮的,反之,則政策是擴張的。
第二,使政策制定者充分注重充分就業問題,以充分就業為目標確定預算規模從而確定財政政策。
五、赤字與公債
實行了干預經濟的積極的財政政策。這種政策從理論上說是逆經濟風向行事的「相機抉擇」,但事實上多數是搞擴張性財政,結果是財政赤字的上升和國家債務的積累。財政赤字是預算開支超過收入的結果。
彌補赤字的途徑:借債和出售政府資產。
政府借債又可分兩類:
一類是向中央銀行借債,這實際上就是叫中央銀行增發貨幣或者說增加高能貨幣,這可稱為貨幣籌資,其結果是通貨膨脹,因而它本質上是用徵收通貨膨脹稅的方式來解決赤字問題。
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彌補赤字常常用這種方式,但發達國家較少採用這種方式。
另一類借債是向國內公眾(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企業和居民)和外國舉債,這可稱為債務籌資。不立即直接引起通脹,但會引起利率上升,從而會通過公開市場業務增加貨幣供給。也會引起通脹。
公債可以為預算赤字融資,但會造成巨大的利息負擔:
美國:利息支出/GDP的比重60年代為1.3%;90年代為3.5%。
1992年底政府債務總量達4萬億美元,平均每人1.6萬美元。
債務—收入比率=一國債務/GDP
債務—收入比率的變動主要取決於公債的實際利率、實際GDP的增長率和非利息預算盈餘。
非利息預算盈餘不變時,公債利率越高,產出增長率越低,債務—收入比率上升。
非利息預算有盈餘,實際利率有所下降,GDP不斷增長,債務—收入比率下降。
西方經濟學家對公債的看法:
(1)內債和外債都是政府加在公民身上的一種負擔。
還會造成下代負擔。
(2)外債對一國公民來說是一種負擔;但內債不構成負擔。
長期中,政府會用發新債的辦法還舊債;即使用征稅辦法來償還公債,也只是財富再分配,對於國家來說,並未有財富損失;發行公債促使資本形成,加快經濟增長的速度,增加後代的財富和消費。
西方經濟學家對公債的看法:
(1)內債和外債都是政府加在公民身上的一種負擔。
還會造成下代負擔。
(2)外債對一國公民來說是一種負擔;但內債不構成負擔。
長期中,政府會用發新債的辦法還舊債;即使用征稅辦法來償還公債,也只是財富再分配,對於國家來說,並未有財富損失;發行公債促使資本形成,加快經濟增長的速度,增加後代的財富和消費。
六、西方財政的分級管理模式
根據財權和事權相一致的原則,採取分級管理的財政體制。
稅收分為中央稅(所得稅、財產稅、社會保險稅)、地方稅(財產稅、公共設施稅)和中央與地方共享稅(財產稅)三種。
支出分為中央政府支出和地方政府支出
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調節,主要依靠稅收返還制度和中央政府支出對地方政府的財政補助形式進行。
第三節 貨幣政策
一、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
金融機構:金融媒介機構(主要是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
商業銀行之所以稱為商業銀行,是因為早先向銀行借款的人都經營商業,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是負債業務、資產業務和中間業務。負債業務主要是吸收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資產業務主要包括放款和投資兩類業務。放款業務是為企業提供短期貸款,包括票據貼現、抵押貸款等。投資業務就是購買有價證券以取得利息收入。中間業務是指代為顧客辦理支付事項和其他委託事項,從中收取手續費的業務。
中央銀行是一國最高金融當局,它統籌管理全國金融活動,實施貨幣政策以影響經濟。中央銀行具有三個職能:
作為發行的銀行,發行國家的貨幣。
作為銀行的銀行,既為商業銀行提供貸款(用票據再貼現、抵押貸款等辦法)。又為商業銀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備金,還為商業銀行集中辦理全國的結算業務。
作為國家的銀行:
第一,它代理國庫,一方面根據國庫委託代收各種稅款和公債價款等收入作為國庫的活期存款,另一方面代理國庫撥付各項經費,代辦各種付款與轉賬;
第二,提供政府所需資金,既用貼現短期國庫券等形式為政府提供短期資金,也用幫助政府發行公債或直接購買公債方式為政府提供長期資金;
第三,代表政府與外國發生金融業務關系;
第四,執行貨幣政策;
第五,監督、管理全國金融市場活動。
二、存款創造和貨幣供給
所謂活期存款,是指不用事先通知就可隨時提取的銀行存款。
經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額,稱為存款准備金。
按法定準備率提留的准備金是法定準備金。
存款總和(用D表示)同這筆原始存款(用R表示)及法定準備率(用rd表示)之間的關系為:D=1/rd
1/rd為貨幣創造乘數,大小和法定準備率有關,准備率越大,乘數越小。
貨幣創造乘數為法定準備率的倒數是有條件的。
第一,商業銀行沒有超額儲備,即商業銀行得到的存款扣除法定準備金後會全部貸放出去。
如果銀行找不到可靠的貸款對象,或廠商不願意借款,或銀行不願意貸款,會形成超額准備金(ER)。超額准備率(re)
實際准備率=rd +re
第二,銀行客戶將一切貨幣收入存入銀行,支付完全以支票形式進行。
如果存在現金漏出,也不能派生存款
現金在存款中的比率(rc)
第三,基礎貨幣:為存款擴張或貨幣創造提供基礎的貨幣。
H=Cu+Rd+Re;M=Cu+D
三、貨幣政策及其工具
1.再貼現率政策。
這是美國最早使用的貨幣政策工具。
再貼現率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放款利率。
中央銀行給商業銀行的借款統稱為貼現。
貼現的目的:為了協助商業銀行及其他存款機構對存款備有足夠的准備金。
貼現增加,准備金增加,貨幣供給量增加;
貼現減少,貨幣供給量減少。
貼現率政策是中央銀行通過變動給商業銀行及其他存款機構的貸款利率來調節貨幣供應量。貼現率提高,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借款就會減少,准備金從而貨幣供給量就會減少;貼現率降低,向中央銀行借款就會增加,准備金從而貨幣供給量就會增加。
但美國不經常使用它來控制貨幣供給。
而且具有局限性。
再貼現率政策不是一個具有主動性的政策。
2.公開市場業務
這是目前中央控制貨幣供給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政府債券以控制貨幣供給和利率的政策行為。
當聯儲在公開市場上購買政府證券時,商業銀行和其他存款機構的准備金將會以兩種方式增加:如果聯儲向個人或公司等非銀行機構買進證券,則會開出支票,證券出售者將該支票存入自己的銀行賬戶,該銀行則將支票交聯儲系統作為自己在聯儲賬戶上增加的准備金存款;如果聯儲直接從各銀行買進證券。則可直接按證券金額增加各銀行在聯儲系統中的准備金存款。當聯儲售出政府證券時,情況則相反,准備金的變動就會引起貨幣供給按乘數發生變動。
公開市場業務的優點:
(1)中央銀行可及時地按照一定規模買賣證券。
(2)操作靈活,便於靈活地進行操作,自由決定有價證券的數量、時間和方向。
(3)如果出現錯誤時,可以及時得到糾正。
(4)對貨幣供給的影響可以比較准確地預測出來。
3.變動法定準備率
中央銀行有權決定商業銀行和其他存款機構的法定準備率,如果中央銀行認為需要增加貨幣供給,就可以降低法定準備率,
降低法定準備率,實際上等於增加了銀行准備金,而提高法定準備率,就等於減少了銀行准備金。
變動法定準備率的作用十分猛烈,一旦准備率變動,所有銀行的信用都必須擴張或收縮。因此,這一政策手段很少使用 。
三大貨幣政策工具常常需要配合使用。
出售政府債券,再貼現率提高;
買進政府債券,降低再貼現率。
所謂道義勸告,是指中央銀行運用自己在金融體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過對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勸告,影響其貸款和投資方向,以達到控制信用的目的。
四、貨幣政策起作用的其他途徑
第一種理論認為,貨幣政策影響產出,並不是因為改變了利率就改變了投資的成本從而改變了投資的需求,而是因為利率的變動會影響人們的資產組合,較低的利率會使人們把他們的財產轉移到股票上,於是股票價格會上升,根據托賓的「q理論」,當股票價格更高時,企業就會進行更多的投資。
第二種理論,認為擴張的貨幣政策造成的較低利率所帶來的股票價格和長期債券價格上升,會使人們感覺更富有了,於是他們會消費得更多,從而使總需求增加了。
第三種理論認為,政府實行擴張的貨幣政策時,如購買債券,銀行存款增加,准備金增加,超額准備金貸給企業(利率下降)或購買債券(債券價格上升),這些都會使企業投資增加。
第四種理論認為,在開放經濟中,貨幣政策還可通過匯率變動影響進出口從而對總需求發生作用,尤其在實行浮動匯率情況下,當銀行收緊銀根,利率上升,國外資金流入,本幣升值,凈出口下降,從而總需求水平下降。
如果是固定匯率制,會使要達到的貨幣政策目標受到影響。
第五種理論注重可利用的信用規模,認為中央銀行的行動可促使銀行發放更多或更少的貸款,或者以更寬松或更嚴格的條件發放貸款。
供給管理政策
1、收入政策:
2、人力政策:
3、指數化政策:
4、經濟增長政策:
第四節 資本證券市場
一、股票和債券:
二者都是證券,都是投資工具。
廣義證券包括商品證券、貨幣證券、資本證券。
狹義證券僅指資本證券,它是代表對一定資本所有權和收益權的投資憑證。
股票與債券的區別:
(1)性質不同:
債券是一種發行者與投資者之間債權與債務關系的憑證,投資人有權到期按照約定收回本金和利息,但無權參與經營管理。
股票是一種投資者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憑證。投資者是公司股東,有權參與公司經營管理,也承擔有限責任,不能退股,但可轉讓。
(2)財務處理不同:
發行債券籌集的資金是公司的負債,支付的債息作為成本支出。
發行股票籌集的資金是公司的資產,股息紅利都屬利潤分配。
(3)收益風險不同:
債券收益率事先確定,較穩定。
股票收益由公司經營狀況和其他一些因素決定,收益不確定,風險高。
債券分為長期、中期、短期。
股票分為普通股、優先股
普通股:是指股東不加以特別限制、享有平等權利、並隨著股份有限公司利潤大小而取得相應收益的股票。
特點:發行量最大;標准股票;風險最大。
優先股:指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在分配公司收益和剩餘資產比普通股具有優先權的股票。
二、證券的發行與流通
1、發行市場:
發行股票的只能是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債券的可能是企業和政府。
證券認購:個人,機構
證券發行方式:公募——上網發行;私募——向特定投資者發行。
發行要:條件、審批、程序。
發行價格:平價、溢價、折價。
2、流通市場:二級市場
三、證券的交易與價格
1、證券交易的程序:
(1)開戶:證券賬戶;資金賬戶
(2)委託:投資者告知券商交易證券的信息,券商代為進場申報,參加競價成交。遞單委託、自助委託、電話委託、網上委託。
(3)成交:指買賣雙方的價位與數量合適,達成交易的過程。價格優先、時間優先。
(4)清算與交割:買賣雙方結清價款的過程。
(5)過戶:變更證券所有者的手續。
2、證券交易方式:
(1)現貨交易;(2)信用交易
(3)期貨交易;(4)期權交易
3、證券交易的價格:
股票價格:難以捉摸。
股價指數:衡量股票市場價格總水平及其變動的相對指標。是一種加權平均數
世界上主要:道瓊斯指數(1884);標准普爾指數(1957);紐約指數(1966);金融時報指數(1935);日經指數(1950);恆生指數(1969)。
我國:
1、上證指數
(1)30指數:1996年7月1日;
青島海爾、春蘭股份、四川長虹、上海石化、湖北興化、華北制葯、通化東寶、伊利股份、上海汽車、邯鄲鋼鐵、齊魯石化、江南重工、沱牌曲酒、東方通信、魯北化工; 第一百貨; 陸家嘴; 申能股份、原水股份、葛洲壩、
上海機場、廣州控股、東方航空;愛建股份、東方集團、梅雁股份、東大阿派、清華同方、蘇州高新、五礦發展。
(2)180指數:2002年7月1日;
浦發銀行、樂凱膠片、五洲交通、青島海爾、邯鄲鋼鐵青旅控股、昌河股份、工大高新、齊魯石化、航天機電寧滬高速、北亞集團、東北高速、益 鑫 泰 、太太葯業天 津 港 、武鋼股份、中體產業、金地集團、東軟股份 東風汽車、天壇生物、北京巴士、滄州化工、中國國貿寧夏恆力、盤江股份、西單商場、首創股份、武漢控股撫順特鋼、魯北化工、上海機場、上海建工、烽火通信巴士股份、鋼聯股份、上海貝嶺、中化國際、華銀電力華能國際、雅 戈 爾 、上海能源、江蘇索普、民生銀行九發股份、貴州茅台、浦東不銹、上港集箱、雲大科技中鐵二局、綜藝股份 、寶鋼股份、生益科技、深 高 速東方通信、中國石化、蓮花味精、茉 織 華 、友好集團福建高速、兗州煤業、安陽鋼鐵、全興股份、歌華有線錦 州 港 、用友軟體、魯銀投資、浙江廣廈、中牧股份青島啤酒、國電電力、龍騰科技、復星實業、廣電電子寧波海運、海信電器、大唐電信、復旦復華、悅達投資雙鶴葯業、山東鋁業、申達股份、馬鋼股份、南京高科
安彩高科、龍頭股份、東方集團、葛 洲 壩 、紫江企業(90)
第一百貨、華北制葯、鳳凰光學、秦嶺水泥、華聯商廈、隧道股份、上海梅林、海南航空、大眾科創、津 勸 業、青鳥華光、萬傑高科、廣電信息、東方明珠、同 仁 堂、廣匯股份、新 黃 浦 、上菱電器、多佳股份、首旅股份、浦東金橋、四川長虹、中視傳媒、路橋建設、聯通國脈、上海醫葯 、雲 天 化 、北京城建、中遠發展、海欣股份、廣州控股、海正葯業、申能股份、春蘭股份、清華同方、外運發展、愛建股份、首創科技、萊鋼股份、南鋼股份、原水股份、北京城鄉、青山紙業、大恆科技、飛樂音響、內蒙華電、上海汽車、星新材料、愛使股份、星湖科技、亞盛集團、酒鋼宏興、飛樂股份、梅雁股份、稀土高科、煙台萬華、青鳥天橋、儀征化纖、東方航空、中農資源、強生控股、中炬高新、鄭州煤電、上海家化、陸 家 嘴、創業環保、宏圖高科、亞星化學、哈葯集團、亞泰集團、蘭花科創、天房發展、滬昌特鋼、伊利股份、杭鋼股份、天通股份、尖峰集團、長春長鈴、金健米業、廣州葯業、中華企業、廣鋼股份、太極集團、長江通信、浙江中匯、
張江高科、東湖高新、江西銅業、上海石化、中海海盛(90)
四、證券投資收益及風險
1、證券投資收益:
(1)債券利息、股息、紅利
(2)資本利得即買賣差價。
2、證券投資風險: (1)系統風險:
A.市場風險:牛市、熊市、盤整
B.利率風險:利率變動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C.通脹風險:通貨膨脹發生。
(2)非系統風險:A.行業風險;B.企業經營風險;C.違約風險。
投資者降低風險:
(1)合理選擇投資對象,科學分析;
(2)及時對政治、經濟形勢作綜合分析與估計,抓住投資機會;
(3)迅速掌握證券市場信息、微觀經濟信息、交易信息;
(4)懂證券投資技術分析方法,會看走勢圖。
第五節 宏觀經濟政策及理論的演變
一、20世紀30年代
1、經濟危機的爆發,凱恩斯革命開始,凱恩斯主義的需求管理政策理論得到認可。
2、新古典綜合派形成:凱恩斯的經濟學與傳統的古典經濟學相結合。使凱恩斯經濟學得到了發展與補充:P627
二、20世紀50年代
新古典綜合派的理論和主張為西方所重視。
三、20世紀70年代
滯脹出現,新古典綜合派的地位動搖。
因此受到其他學派的攻擊:
(1)貨幣主義學派:主張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反對凱恩斯主義的財政政策。
(2)供給學派:主張降低稅率刺激供給。但方案執行卻加重了滯脹,很快被放棄。
(3)理性預期學派:強調理性預期對經濟行為與經濟政策的影響與作用。
四、20世紀80年代
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形成,不是對原凱恩斯主義的簡單因襲,吸納了各學派的精華和觀點,引進了廠商利潤最大化和家戶效用最大化的假設,吸納了理性預期假設。
⑺ 鞍鋼A股和h股的個股凈資產相同嗎
同股同權,一樣的。
有興趣投資H股可以找我辦理開戶,全國免費辦理。
點用戶名有聯系方式。
准備身份證就可以,開戶免費。
香港連續十一年最佳券商,國內頂級券商子公司。
新客戶首月網上交易港股免傭金,之後千分之一,最低50元。
開戶可投資港股、美股等全球十多個主要股市。
24小時交易的外盤期貨,包括: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農產品期貨)、
紐約交易所NYMEX(原油期貨、黃金期貨、美國國債期貨、外匯期貨、)、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金屬期貨,
倫敦現貨黃金、現貨外匯等。
⑻ 上海期貨交易所成立日期
1990年10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鄭州糧食批發市場開業。該批發市場以現貨交易起步,逐漸引入期貨交易機制,邁出了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的第一步,標志著中國期貨市場的誕生。
1991年5月28日上海金屬商品交易所開業
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屬期貨交易所宣告成立,這是國內第一家以期貨交易所形式進行期貨交易的交易所,同年9月28日推出的我國第一個商品期貨標准合約——特級鋁期貨合約。
1992年9月,第一家期貨經紀公司——廣東萬通期貨經紀公司成立,同年底中國國際期貨經紀公司開業。標志中國期貨市場中斷了40多年後重新在中國恢復。
1993年5月28日,鄭州商品交易所推出標准化期貨合約,實現由現貨到期貨的過渡。
1993年11月4日,國務院發出《關於制止期貨市場盲目發展的通知》,要求堅決制止期貨市場盲目發展,中國期貨市場規范整頓工作由此開始。
1994年3月30日,國務院發文,禁止境外期貨代理業務,並將期貨經紀公司的審批權由國家工商局轉移到中國證監會,從嚴控制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參與期貨交易。
1994年4月6日,國務院開始關停一些大品種,停止鋼材、食糖、煤炭期貨交易。同年9月29日暫停粳米、菜籽油期貨交易。
1994年4月28日,第一部地方期貨法規——《河南省期貨市場管理條例》出台。
1994年5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批轉國務院證券委《關於堅決制止期貨市場盲目發展若干意見的請示》,開始了對期貨交易所的全面審核、對國有企事業單位參與期貨交易的嚴格控制、對各種非法期貨經紀活動有嚴格查處。
1994年10月,國務院授權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准11家期貨試點交易所。1995年1月,天津、長春兩家聯合試點期貨交易所誕生。1995年4月19日,上海商品交易所成為第14家試點交易所。
1995年5月,國債期貨「3·27事件」和「3·19風波」導致國債期貨交易被暫停。
1995年4月,上海物貿因在上海商交所9505和9507膠板合約中嚴重違規成為第一個被中國證監會處罰的會員單位。
1995年9月,中國證監會要求各期貨交易所著手進行會員制改造。
1995年10月24日,中國證監會要求各期貨交易所控制風險,禁止資金T+0結算。
1995年10月31日,中國證監會責令長春聯合期貨交易所停業整頓半年。
1996年2月23日,國務院發文加強期市監管,金融機構退出期市。
1997年2月底,中國證監會嚴厲查處天津紅期貨操縱案。
1997年3月1日,李鵬在八屆人大五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規范證券、期貨市場,增強風險意識」。由此1997年被中國證監會確定為「證券期貨市場防範風險年」。
1997年7月上旬,中國證監會對期貨經紀公司開始進行年檢工作,並公布第一批不予通過1996年度年檢的11家期貨經紀公司名單。
1998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整頓和規范期貨市場的通知》,要求中國證監會對期貨市場再次進行力度較大的治理整頓,對期貨交易所、期貨經紀公司進行了數量、質量上的調整,改變了整個期貨市場的格局,將原來的14家期貨交易所合並為大連、鄭州、上海三家。
1998年8月,國務院批轉中國證監會《證券監管機構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確立中國證監會統一負責對全國證券、期貨業的監管,一個集中統一的證券市場監管體制初步形成。1998年11月24日,中國證監會批准重新修訂後的大豆、小麥、綠豆、銅、鋁、天然橡膠等六個合約,11月27日新修訂後的小麥、綠豆合約上市交易。
1999年6月2日,國務院頒布了《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與之相配套的《期貨交易所管理辦法》、《期貨經紀公司管理辦法》、《期貨經紀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辦法》和《期貨業從業人員資格管理辦法》也相繼發布實施,從而加強了對期貨市場的監管,為期貨市場的進一步清理整頓和規范運作打下了堅實基礎,中國期貨市場由此進入了試點新階段。
1999年12月,大連、鄭州、上海三家期貨交易所分別召開會員大會。
這上面你應該能找到正確的答復。上海交易所成立時間也不是99年,而是在91年5月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