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債期貨交易量2017
① 國債期貨一手合約多少張
國債期貨一手合約為1張。
國債期貨交易標的介紹:
1、交易單位:國債期貨合約,每份價值100萬。
2、最小變動價位:最小變動價位是0.005元。
3、每日價格波動限制:漲跌停限制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2%。
4、交易時間:交易時間為上午9:15-11:30,下午13:00-15:15,合約最後交易日的交易時間為上午9:15-11:30。
5、最後交易日:合約最後交易日為到期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
6、交割安排:最後交割日為最後交易日的第三個交易日,採取實物交割的交割方式。
(1)中國國債期貨交易量2017擴展閱讀:
國債期貨的特點:
1、國債期貨交易不牽涉到債券所有權的轉移,只是轉移與這種所有權有關的價格變化的風險。
2、國債期貨交易必須在指定的交易場所進行。期貨交易市場以公開化和自由化為宗旨,禁止場外交易和私下對沖。
3、所有的國債期貨合同都是標准化合同。國債期貨交易實行保證金制度,是一種杠桿交易。
4、國債期貨交易實行無負債的每日結算制度。
5、國債期貨交易一般較少發生實物交割現象。
② 國債期貨交易單位是
交易單位也稱合約規模,是指交易所對每份期貨合約規定的交易數量。國債期貨合約,每份價值100萬,
③ 目前期貨交易中成交量最大的是什麼
是利率期貨的,這個就好像我們當初的國債期貨的,是看利率的變化走動的
美國企業融資70%都是通過企業債,西方國家比例也比美國少不了多少,相應的企業債的價格都會隨國債的利率變化而變化,所以,利率期貨的規模大多了
④ 國債期貨下單限制是多少,國債期貨最大下單數量是多少
2017年4月5日起,滬深300、上證50和中證500股指期貨各合約限價指令每次最大下單數量調整為20手,市價指令每次最大下單數量調整為10手;5年期和10年期國債期貨各合約限價指令每次最大下單數量調整為50手,市價指令每次最大下單數量調整為30手。合約交易指令每次最小下單數量為1手,市價指令每次最大下單數量為30手,限價指令每次最大下單手數為50手。
⑤ 中國是哪年開始發行國債期貨的
你好,我國5年期國債期貨是2013年9月6日開始上市交易的;10年期國債是2015年3月20日上市交易的。
⑥ 中金所5年期國債期貨交易的市價最大下單數量是多少
一般月份限額1000手;交割月份前一個月中旬的第一個交易日起,持倉限額為500手,下旬100手。
⑦ 國債期貨交易代碼是多少
根據《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5年期國債期貨模擬交易合約》規則,5年期國債期貨合約代碼TF,標的為面額為100萬元人民幣、票面利率為3%的每年付息一次的5年期名義標准國債。報價單位為百元人民幣,以凈價方式報價。最小變動價位為0.01元,合約交易報價為0.01元的整數倍。交易單位為「手」,1手等於1張合約。合約月份為最近的三個季月,季月是指3月、6月、9月、12月。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2%,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3%。手續費標准為不高於成交金額的萬分之零點一。 5年期國債期貨合約代碼TF,標的為面額為100萬元人民幣、票面利率為3%的每年付息一次的5年期名義標准國債。報價單位為百元人民幣,以凈價方式報價。
⑧ 國債期貨為什麼下半年成交量會放大
國債期貨開戶有50萬資金驗資的要求,阻擋了很大一部分投資者。其次大部分投資者對國債的了解有限,國債的波動也不是太大,缺乏吸引力。
⑨ 國債期貨的我國國債期貨現狀
面額:100萬元;
票面利率:為3%的5年期名義標准國債為合約標的;
合約月份:最近的三個季月(3、6、9、12季月循環);
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2%;
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2%;
最小變動價位為0.0002個點;
交易手續費為5元/手;
交割方式:實物交割;
可交割債券為在最後交割日剩餘期限4至7年(不含7年)的固定利息國債;
合約代碼:TF 當前,我國債券規模不斷擴大,2012年全年發行國債約1.39萬億元,2012年末國債余額約7.42萬億元,居亞洲第二位、世界第六位,約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4.3%。
截止2013年3月31日,國債模擬期貨交易共運行276個交易日,按單邊統計,累計成交量約1185萬手,日均成交量約為4.3萬手,累計成交額約10.82萬億元,日均持倉量約8萬手。
順利完成了TF1203、TF1206、TF1209、TF12012、TF1303合約模擬交割。滾動交割業務流程已在國債期貨模擬TF1209、TF12012、TF1303、TF1306合約上順利實現。
⑩ 國債期貨的期貨交易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2013年9月2日宣布,國債期貨上市前的各項准備工作已經就緒,首批三個5年期國債期貨合約將於9月6日上市交易。
國債期貨是一種金融期貨,在中國期貨市場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謂是中國金融期貨的先驅。中國的國債期貨交易試點開始於1992年,結束於1995年5月,歷時兩年半。
1992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最先開放了國債期貨交易。上交所共推出12個品種的國債期貨合約,只對機構投資者開放。但在國債期貨交易開放的近一年裡,交易並不活躍。從1992年12月28日至1993年10月,國債期貨成交金額只有5 000萬元。
1993年10月25日,上交所對國債期貨合約進行了修訂,並向個人投資者開放國債期貨交易。1993年12月,原北京商品交易所推出國債期貨交易,成為中國第一家開展國債期貨交易的商品期貨交易所。隨後,原廣東聯合期貨交易所和武漢證券交易中心等地方證交中心也推出了國債期貨交易。
1994年第二季度開始,國債期貨交易逐漸趨於活躍,交易金額逐月遞增。1994年結束時,上交所的全年國債期貨交易總額達到1.9萬億元。1995年以後,國債期貨交易更加火爆,經常出現日交易量達到400億元的市況,而同期市場上流通的國債現券不到1 050億元。由於可供交割的國債現券數量遠小於國債期貨的交易規模,因此,市場上的投機氣氛越來越濃厚,風險也越來越大。
1995年2月,國債期貨市場上發生了著名的「327」違規操作事件,對市場造成了沉重的打擊。1995年2月25日,為規范整頓國債期貨市場,中國證監會和財政部聯合頒發了《國債期貨交易管理暫行辦法》;2月25日,中國證監會又向各個國債期貨交易場所發出了《關於加強國債期貨風險控制的緊急通知》,不僅提高了交易保證金比例,還將交易場所從原來的十幾個收縮到滬、深、漢、京四大市場。
一系列的清理整頓措施並未有效抑制市場投機氣氛,透支、超倉、內幕交易、惡意操縱等現象仍然十分嚴重,國債期貨價格仍繼續狂漲,1995年5月再次發生惡性違規事件—「319」事件。
1995年5月17日下午,中國證監會發出通知,決定暫停國債期貨交易。各交易場所從5月18日起組織會員協議平倉;5月31日,全國十四個國債期貨交易場所全部平倉完畢,中國首次國債期貨交易試點以失敗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