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期貨移倉損耗
❶ 求一些 期貨學的 名詞解釋
1. 期貨:在期貨交易所內進行的標准化合約的買賣形式。
2. 平倉:買入後賣出, 或賣出後買入結算原先所做的新單。
3. 分倉:交易所會員或客戶為了超量持倉,以影響價格,操縱市場,借用其他會員席位或其他客戶名義在交易所從事期貨交易,規避交易所持倉限量規定,其在各個席位上總的持倉量超過了交易所對該客戶或會員的持倉限量。
4. 移倉(倒倉):交易所會員為了製造市場假象,或者為轉移盈利,把一個席位上的持倉轉移到另外一個席位上的行為。
5. 履約:當看漲期權持有人希望買進相關期貨合約或當看跌期權持有人希望賣出相關期貨合約時所採取的行動。
6. 差距:同種商品等級、品位和不同交貨地點間的價格差異。
7. 傭金:經紀公司為客戶執行交易時收取的費用。
8. 頭寸:在交易中所持有的買賣合約數。
9. 多頭:看漲買入。
10. 空頭:看跌賣出。
11. 做空機制:認為價格將要下跌時,可預交10%的定金從第三人手中借來貨物賣出,待平倉時在買進還給第三人,將所交的定金收回的方式。
12. 利好:利於大勢上漲。
13. 利空:利於大勢下跌。
14. 趨勢:市場發展的方向。
15. 陰燭:單位時間內開盤價高於收盤價。
16. 陽燭:單位時間內收盤價高於開盤價。
17. 跳空:又叫缺口,價格在波動中沒有交易的區域。
18. 基差:不同或相同品種在不同合約或市場的價格間的差異。
19. 逼倉:期貨交易所會員或客戶利用資金優勢,通過控制期貨交易頭寸或壟斷可供交割的現貨商品,故意抬高或壓低期貨市場價格,超量持倉、交割,迫使對方違約或以不利的價格平倉以牟取暴利的行為。根據操作手法不同,又可分為「多逼空「和「空逼多」兩種方式。
20. 對敲:交易所會員或客戶為了製造市場假象,企圖或實際嚴重影響期貨價格或者市場持倉量,蓄意串通,按照事先約定的方式或價格進行交易或互為買賣的行為。
21. 開倉:開始買入或賣出期貨合約的交易行為稱為」開倉」或」建立交易部位」。
22. 平倉:買入後賣出, 或賣出後買入結算原先所做的新單。交易者為了結手中的合約進行反向交易的行為稱」平倉」或」對沖」。
23. 結算:根據交易結果和交易所有關規定貴會員交易保證金、盈虧、手續費、交割貸款和其他有關款項進行的計算、劃撥。
24. 持倉:交易者手中持有合約稱為」持倉」。
25. 升水:1)交易所條例所允許的,對高於期貨合約交割標準的商品所支付的額外費用。2)指某一商品不同交割月份間的價格關系。當某月價格高於另一月份價格時,我們稱較高價格月份對較低價格月份升水。3)當某一證券交易價格高於該證券面值時,亦稱為升水或溢價。
26. 交割:期貨合約賣方與期貨合約買方之間進行的現貨商品轉移。各交易所對現貨商品交割都規定有具體步驟。某些期貨合約,如股票指數合約的交割採取現金結算方式。
27. 做多:相信價格會漲並買入期貨合約稱」買空」或稱」多頭」,亦即多頭交易。
28. 做空:看跌價格並賣出期貨合約稱」賣空」或」空頭」,亦即空頭交易。
29. 套利:投機者或對沖者都可以使用的一種交易技術,即在某市場買進現貨或期貨商品,同時在另一個市場賣出相同或類似的商品,並希望兩個交易會產生價差而獲利。
30. 牛市:處於價格上漲期間的市場。
31. 熊市:處於價格下跌期間的市場。
32. 結算:指根據交易結果和交易所有關規定對會員交易保證金、盈虧、手續費、交割貨款及其他有關款項進行計算、劃撥的業務活動。
33. 單號:系統為委託單或成交單分配的唯一標識。
34. 波動:用於衡量在一定期間內的價格變動的計算方法。通常以百分點表示,而以每日價格變動百分點的年標准差來計算。
35. 停板:由交易所逐日為每種合約規定的最大價格波動幅度(范圍)。
36. 價差:兩個相關聯市場或商品間的價格差異。
37. 質押:指會員提出申請並經交易所批准,將持有的權利憑證移交交易所佔有,作為其履行交易保證金債務的擔保行為。權利憑證質押僅限於交易保證金,但虧損、費用、稅金等款項均須以貨幣資金結清。
38. 止損:當所持有的頭寸與市場發展方向相反時,為了保護其利益而採取的一種保護手段。
39. 加倉:一般是指在原有頭寸活力狀態下,增加新頭寸擴大盈利的一種操作方法。
40. 減磅:一般是指在原有頭寸活力狀態下為了保護盈利,根據市場狀態了結部分盈利的一種做法。
41. 回調:在上升趨勢中出現的小幅下跌。
42. 反彈:在下降趨勢中出現的效法上漲。
43. 現量:以最新價成交的合約數量。
44. 盤整:價格在一定的區間內窄幅震盪。
45. 支撐:向上反彈的低點稱為支撐。
46. 阻擋:向下回調的高點稱為阻擋。
47. 形態:由多個支撐和阻擋相互重疊形成的價格區間。
48. 突破:價格沖過支撐和阻擋或某一技術位,一般視為買進或賣出的信號。
49. 背離:當價格與其他技術指標出現的不正常的配合關系。有量價背離和指標背離。
50. 金叉:均線或指標出現短期線向上穿越長期線形成的交叉。
51. 死叉:均線或指標出現短期線向下穿越長期線形成的交叉。
52. 期權:又稱選擇權,期權交易實際上是一種權利的買賣。這種權利是指投資者可以在一定時期內的任何時候,以事先確定好的價格(稱協定價格),向期權的賣方買入或賣出一定數量的某種「商品」,不論在此期間該「商品」的價格如何變化。期權合約對期限、協定價格、交易數量、種類等作出約定。在有效期內,買主可以自由選擇行使轉賣權利;如認為不利,則可以放棄這一權利;超過規定期限,合同則失效,買主的期權也自動失效。期權有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之分。
53. 投機商:採用預測未來價格動向的方法,並試圖通過買賣期貨和期權合約獲利的市場參與者。
54. 圖表法:利用圖表分析市場行為,預計未來市場價格趨勢的方法。技術性分析派利用圖表法計算最高價、最低價、結算價、平均價格變動、交易量和空盤量。兩種基本價格圖表形式為條狀圖和點形圖。
55. 換手率:當日成交量浴持倉量的對比關系,換手率越大說明當日交易約活躍。
56. 開倉量:無論買單或賣單,只要是新單進場成交的量。
57. 平倉量:無論買單或賣單,只要是平倉單進場成交的量。
58. 委買價:買方想在此價位買進但未成交的價格。
59. 委賣價:賣方想在此價位賣出但未成交的價格。
60. 條形圖:標明在一定時期內某一交易盤的最高價、最低價和結算價的圖形。
61. K線圖:也叫蠟燭圖。即逐一紀錄單位時間內的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收盤價。
62. 十字星:單位時間內開盤價和收盤價相等。
63. 上影線:單位時間內最高價與燭身的連線。
64. 下影線:單位時間內最低價與燭身的連線。
65. 趨勢線:將依次的高點或低點的連線。
66. 空逼多:操縱市場者利用資金或實物優勢,在期貨市場上大量賣出某種期貨合約,使其擁有的空頭持倉大大超過多方能夠承接實物的能力。從而使期貨市場的價格急劇下跌,迫使投機多頭以低價位賣出持有的合約認賠出局,或出於資金實力接貨而受到違約罰款,從而牟取暴利。
67. 多逼空:在一些小品種的期貨交易中,當操縱市場者預期可供交割的現貨商品不足時,即憑借資金優勢在期貨市場建立足夠的多頭持倉以拉高期貨價格,同時大量收購和囤積可用於交割的實物,於是現貨市場的價格同時升高。這樣當合約臨近交割時,追使空頭會員和客戶要麼以高價買回期貨合約認賠平倉出局;要麼以高價買入現貨進行實物交割,甚至因無法交出實物而受到違約罰款,這樣多頭頭寸持有者即可從中牟取暴利。
68. 交割日:根據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規定,交割日為交割過程內的第三天。合約買方結算公司必須在交割日將交割通知書,連同一張足額保付支票送抵合約賣方結算公司的辦公室。
69. 保證金:有時又稱按金。在保證金交易里,買賣雙方只須付一小筆保證金給經紀商即可。繳納保證金的目的有二:(1)保護經紀行的利益,當客戶因故無法付款時經紀行即以保證金補償。(2)為了控制交易所的投機活動。在正常情況下,保證金為已成交的合約總值的10%左右。從保證金實質來看,是交易人士經過經紀商付給商品結算所的一筆資金,並不計算任何利息,以保證交易人士有能力支付傭金以及可能出現的虧損。但交易保證金絕不是買賣期貨的訂金。
70. 交易量:在某一時間內買進或賣出的商品期貨合約數量。交易量通常指每一交易日成交的合約數量。
71. 空盤量:尚未經相反的期貨或期權合約相對沖,也未進行實貨交割或履行期權合約的某種商品期貨或期權合約總數量。
72. 漲跌幅:某商品當日收盤價與昨日結算價之間的價差。
73. 加權量:交易所計算結算價時所涉及的參數。
74. 平倉量:每一筆成交量中平倉的數量。
75. 開倉量:每一筆成交量中新開倉的數量。
76. 結算價:當天某商品所有成交合約的加權平均價。
77. 總持倉:未平倉合約的總量。尚未經相反的期貨或期權合約相對沖,也未進行實貨交割或履行期權合約的某種商品期貨或期權合約。
78. 成交量:指某一時間內買進或賣出的商品期貨合約數量,通常為一個交易日的成交合約數。
79. 支持位: 由於對合約之吸購,使得價格難以跌過某一特定價格水平。
80. 阻力位:價格難於超越的某一價格水平。
81. 成交價:指某一期貨合約的筆交易定價。
82. 最新價:某商品當前最新成交價。
83. 最低價:在一定時間內某商品最低成交價。
84. 最高價:在一定時間內某商品最高成交價。
85. 收盤價:當天某商品最後一筆成交價。
86. 開盤價:當天某商品的第一筆成交價。
87. 昨收市:指前一交易日的最後一筆成交價格。
88. 成交單:經計算機配對後產生的買賣合約單。
89. 持倉量:某商品在市場發生交易未平倉頭寸的數量。
90. 委託單:出市代表經由計算機終端輸入的商品買賣定單。
91. 搶帽子者:僅做當日交易,以利用微小、短期合約價差獲利為目的的交易者。此類交易者極少將手中空盤保留至下一交易日平倉。
92. 恢復交易:指那些於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晚場交易盤進行的期貨和期權合約在下一交易日早上重新開盤交易。
93. 買賣清單: 傭金行在客戶期貨或期權部位出現變動時送交客戶的清單,包括合約買賣數量、價格水平、總盈虧額、傭金費用及交易活動凈盈虧額。
94. 連鎖關系: 在某一交易所買進(賣出)合約,其後在另一交易所賣出(買進)這些合約的能力。
95. 市價指令:交易指令形式之一。即按照市場當時的最好價格立即(盡快)買(賣)某一特定交割月份期貨合約的指令。
96. 倒掛市場:指同一商品的兩個交割月份間關系出現反常現象的期貨市場。
97. 即市交易:先買後賣或先賣後買都是在當日開市後收市前完成的交易。也叫T+0交易,短線交易。
❷ 股指期貨是每個月必須交割嗎
你好,原則上到了股指期貨交割日需要交割,
但是現實中多數都不會交割,而是移倉換月,轉移到下個月的股指期貨產品上。
❸ 國內黃金期貨是實物交割還是現金交割
黃金期貨是實物交割。國內除了股指期貨是現金交割以外,國債期貨和其他商品期貨都是實物交割。
❹ 是否有股指期貨的綜合指數 代號多少
有,中證加權ICL9,滬深加權IFL9,上證加權IHL9,國債期權TFL9,長債加權TL9。其中,與股指期貨相關度較高的有中證加權ICL9,滬深加權IFL9,上證加權IHL9。
加權指數是指包含了股本的指數,所有股本×股價之和÷初始值×100
不含加權指數是算數值,所有股價之和÷初始值×100,也就是剔除了每隻股票的股本因素。中證加權,代碼ICL9:是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所開發的指數中的一種指數,對應的現貨指數是中證500。
滬深加權,代碼IFL9:是滬深證券交易所聯合發布的反映A股市場的指數,對應的現貨指數是上證指數。
上證加權,代碼IHL9: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對應的現貨指數是中證50.
❺ 期貨到期了怎麼辦
期貨到期後處理方法是進行交割。有兩種交割方式:
一、實物交割
指期貨合約的買賣雙方於合約到期時,根據交易所制訂的規則和程序,通過期貨合約標的物的所有權轉移,將到期未平倉合約進行了結的行為。商品期貨交易一般採用實物交割的方式。
二、現金交割
指到期未平倉期貨合約進行交割時,用結算價格來計算未平倉合約的盈虧,以現金支付的方式最終了結期貨合約的交割方式。
投資者進行證券委託買賣以後,應及時辦理交割手續,如發現有疑問,可在一定期限內(一般為3天),向證券營業部提出質疑。對於因此而產生的損失,如果證據確鑿,理由充分,完全可以要求證券營業部進行賠償。
(5)國債期貨移倉損耗擴展閱讀:
股指期貨的到期風險
股票買入後,投資者可以短期持有,也可以長期投資。股指期貨交易的對象是標准化的期貨合約,有到期日,投資者不能無限期持有,必須根據市場變動情況,決定是提前平倉,還是等待合約到期進行現金交割。
在持倉過程中,最好設置止損點,而不要採取拖延戰術,這樣做有可能使虧損越來越大,甚至在到期日之前出現爆倉。因此,投資者交易股指期貨時,必須注意所持倉合約的到期日。
股指期貨的到期風險包括以下兩種:
1、投資者對股指期貨的長期走勢判斷准確,但短期內還未實現盈利的時候,合約就到期了。
2、投資者在持倉過程中曾經有盈利機會,但投資者沒有及時平倉,合約到期時由於價格變動,賬戶變盈為虧。
❻ 跨期套利的基本概念
跨期套利是套利交易中最普遍的一種,是利用同一商品但不同交割月份之間正常價格差距出現異常變化時進行對沖而獲利的,又可分為牛市套利(bull spread)和熊市套利(bear spread兩種形式。例如在進行金屬牛市套利時,交易所買入近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同時賣出遠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希望近期合約價格上漲幅度大於遠期合約價格的上帳幅度;而熊市套利則相反,即賣出近期交割月份合約,買入遠期交割月份合約,並期望遠期合約價格下跌幅度小於近期合約的價格下跌幅度。
如果我們當前買入國債1203合約,同時賣出國債1209合約,當時獲利0.39元;在3月份國債1203合約到期時付出100元,然後在9月份國債1209合約到期時收獲100元,總計半年獲利0.39元。這是一個沒有計算時間成本(機會成本)的套利策略,是最基本的原理,但並不符合實際套利操作。
當前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較高,1個月期限的回購利率為4.6%,半年期限的回購利率為5.2%附近,如果所有的現金流都可以進行正回購或逆回購,並假設回購利率在到期之前都不變,那麼上述交易就會有較高的機會成本。正確的投資策略應該如下:
到3月8日時,虧損0.39×(1+4.6%/12)=0.3915,到9月14日時,盈利100×(1+5.2%/2)-100=2.6,所以整個操作盈利2.2085元。也可以這么理解,如果按照第一種方式操作,機會成本是2.2085+0.3915=2.6元。當然很多情況下投資者不會等到交割日再賺取利潤,投資者在預測好單邊市方向的基礎上,可以通過價差變動來對沖平倉。比如表5,在收益率不斷下降的過程中,未來價格上漲幅度會加快,通過反向對沖就可以獲得套期收益。
一般情況下,如果我們只關注國債1203和1209兩個品種進行套利,可能漏掉與國債1206構建的套利機會,為了有效的利用這三者之間存在的套利機會,我們還需要介紹更復雜的套利策略:蝶式跨期套利。
假如我們認為從3月到9月,國債收益率的下跌會提前實現,也就是當前國債1206期貨合約的市場價格98在國債1203和國債1209構建的價格時間線上被低估,那麼通過賣出國債1203和國債1209兩個期貨合約,同時2倍買入國債1206就可以在未來價差變化中獲得利潤。從2月15日至2月28日,國債1203上漲了0.18元,國債1209上漲了0.49元,而國債1206上漲了0.4元,相對來說國債1206與國債1203利差擴大了,而與國債1209的利差縮小了。
跨品種套利 國內做跨品種套利不是很容易,主要是相互之間的關系度不高,比如股市和債,雖然大多數有著蹺蹺板關系,但很難有穩定的套利空間。我們以滬深300(2569.174,6.72,0.26%)和10年期國債為例介紹如何做跨品種套利。大部分時間滬深300指數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走勢都一致,但並非完全一致,當出現背離時就是做跨品種套利的機會。比如歷史上的2008年6月和2011年8月,這是股指均出現下滑跡象,但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卻不斷上行。
如果我們認為未來經濟會連續下滑,那麼買入10年期國債收益率同時賣出股指期貨,會產生一定的套利空間,具體組合比率需要根據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確定。
我們另外介紹國債現貨和國債期貨之間的套利方法,比如剛剛發行的5年期國債和剛剛啟動模擬交易的國債期貨品種之間理論上可以套利。2月15日發行的5年期國債票面利率為3.14%,票面價格為100,如果到期收益率為3%的話,價值應該為100.64元。
可以看出,相當於同為利率為3%的兩只發行時間分別為當前和9月份的國債,一個價格為100.64元,一個價格為98.21元。在2月15日時分別融券賣出120003,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買入國債1209,到9月14日期貨市場上交割獲得120003(當然通過轉換比率計算),再償還給債券持有者。整個過程可以在2月15日就實現2.43元的凈利潤。
跨期套利是指同一會員或投資者以賺取差價為目的,在同一期貨品種的不同合約月份建立數量相等、方向相反的交易頭寸,並以對沖或交割方式結束交易的一種操作方式。 跨期套利屬於套期圖利交易中最常用的一種,實際操作中又分為牛市套利、熊市套利和蝶式套利;跨期套利有幾個主要的因素:
1,近期月份合約波動一般要比遠期活躍。
2,空頭的移倉使隔月的差價變大,多頭的移倉會讓隔月差價變小。
3,庫存是隔月價差的決定因素。
4,合理價差是價差理性回歸的重要因素。
跨期套利又稱「持倉費用套利」、「跨作物年度套利」、或「新老作物年度套利」。一般指在同一期貨交易所內,買進某一作物年度內的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該作物下一年度內的期貨合約,利用作物有同一生長年度期貨合約的價差變化獲利。這是一種常用的農作物期貨套利交易的形式。農作物生長年度一般以8月份為界,8月份以前為舊作物年度,從9月份開始為新的作物年度。由於不同作物的生長期不同,新舊作物的月份劃分也往往稍有差異。
❼ 期貨手續費
期貨交易手續費相當於股票中的傭金,是交易成功後按一定方式收取的費用,方式主要有兩種:按手收取(如3元/手)、按成交金額的一定比例收取(如成交金額的萬分之1)。以上海期貨交易所為例:
1、銅、燃料油、白銀、紙漿:成交金額的萬分之0.5
2、鋁、鋅、錫:3元/手
3、鉛、線材:成交金額的萬分之0.4
4、螺紋鋼、瀝青度、熱卷:成交金額的萬分之1
5、黃金:10元/手
6、橡膠:成交金額的萬分之0.45
7、瀝青1906平今:成交金額的萬分之3
(7)國債期貨移倉損耗擴展閱讀:
2018年7月3日,上海期貨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發布《關於調整原油期貨相關合約交易手續費的通知》,自2018年7月5日交易(即7月4日晚夜盤)起,原油SC1810合約交易手續費從20元/手調整為5元/手。
原油SC1811合約交易手續費從20元/手調整為10元/手。上述合約進入交割月前一個月第一個交易日起,交易手續費恢復為20元/手。
❽ 美國的股票指數期貨、股票指數期權、股票期權和個股期貨合約同時到期的日子。而我國只有股指期貨嗎
交割本身對投機交易影響甚微。金融期貨的交割直接是資金結算,交割前價格都會向現貨靠攏。
在交割前主要投機資金就移倉到遠月了。
如果你是做股票的,倒是要考慮避開交割日交易,有交割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