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內盤外盤倉差的公式
1. 什麼是倉差,內盤,外盤又是什麼
內盤就是買入股票准備在賣出盤子。外盤就是資金堆積在某一價位或多個價位準備買進股票的盤子。倉差就是內外盤之差。廣泛的定義就是買賣盤之差。
2. 外盤 內盤公式指標源碼
內盤:=DYNAINFO(22) ;
外盤:=DYNAINFO(23) ;
XG:內盤>外盤;
3. 外盤和內盤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外盤即等於買盤 內盤即等於賣盤
是有買家和賣家,一天內買賣多少股票所得出的!
外盤+內盤即等於成交量(總手)
其實沒有什麼最理想的形式!
要看實際情況作出判斷!!
還有樓上說的「外盤大於內盤時,這股價就會上升.」這就不一定了!!
4. 期貨內盤和外盤的關系
1、行情軟體回報中的內盤和外盤是指「主動賣出盤(成交量)」和「主動買入盤(成交量)」,這一點和股票一樣
2、行情趨勢分析中的內盤和外盤是指國內盤和國外盤。
但通常直接用國名的簡稱代替,比如外盤的大豆主要是美國CBOT大豆,一般說「美盤(大豆)」或「美豆」;銅在美國的COMEX和英國的LME都有交易,但國際上以LME(倫敦金屬交易所)的報價為主要參考,所以談到有色金屬的外盤都說「倫敦盤」或倫敦銅、倫敦鋁等...
3、上述的豆子價格區間500-800之間是指CBOT大豆的報價,單位是「美分/蒲式耳」,算上各種費用,摺合成大連大豆就是每噸在2500-3500之間了。
5. 期貨中的計算公式
昨結:指昨天的結算價。(不同於昨天的收盤價)結算價是指某一期貨合約最後一小時成交價格按成交量的加權平均價。如果該合約為新上市合約,則當日結算價計算公式為:合約結算價=該合約掛盤基準價+基準合約當日結算價-基準合約前一交易日結算價.
量比:是指當天成交總手數與近期成交手數平均的比值,具體公式為:現在總手/((5日平均總手/240)*開盤多少分鍾)。量比數值的大小表示近期此時成交量的增減,大於1表示此時刻成交總手數已經放大,小於1表示表示此時刻成交總手數萎縮
總手:指截止到現在的時間,此合約總共成交的手數。國內是以雙方各成交1手計算為2手成交,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尾數都是雙數位
委比:是指用以衡量一段時間內買賣盤相對強度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當委比數值為正值大的時候,表示買方力量較強期價上漲的機率大;當委比數值為負值的時候,表示賣方的力量較強期價下跌的機率大。
現手:就是剛剛自動成交的合約數目 買量就是買方成交的合約數目,賣量就是空方成交的合約數目
持倉量:是指買賣雙方開立的還未實行反向平倉操作的合約數量總和。持倉量的大小反映了市場交易規模的大小,也反映了多空雙方對當前價位的分歧大小。例如:假設以兩個人作為交易對手的時候,一人開倉買入1手合約,另一人開倉賣出1手合約,則持倉量顯示為2手。
倉差:是持倉差的簡稱,指目前持倉量與昨日收盤價對應的持倉量的差。為正則是今天的持倉量增加,為負則是持倉量減少。 持倉差就是持倉的增減變化情況。 例如今天11月股指期貨合約的持倉為6萬手,而昨天的時候是5萬手,那今天的持倉差就是1萬手了。另:在成交欄里也有倉差變化,在這里是指現在這一筆成交單引發的持倉量變化與上一筆的即時持倉量的對比,是增倉還是減倉
6. 求高手幫忙寫個外盤和內盤的公式
[2] 想不想看看主力是在幹嘛呢
[5] 進來一起交流
[4] 關注主力動向
[5] 檢測數據
[4] 把握趨勢
[8] 買賣點
[5] 怎麼做才能賺錢呢
[5] 股市裡從來不缺乏機會
[3] 進門請打上:網路 (必填)
[2]\ 詳情聯系在線交流
7. 怎樣計算期貨外盤和內盤的價差
到海關總署,各個期貨公司的實物交割部分尋找信息。還有行業的網站上找尋行業信息
8. 請教高手編個外盤與內盤差的指標公式
盤差:BUYVOL-SELLVOL;
(注意:內外盤是動態數據,只能調用當天的數據)
9. 請問大家下面的期貨多開是什麼意識啊,持倉量和倉差又是怎麼算的呀,要詳細經過呀
首先弄清期貨成交的原則:不管什麼樣的交易都要遵守這樣一個公式:多開+空平=空開+多平。你的例子中,甲賣出平倉為多平1手,乙賣出開倉為空開10手,丙買入開倉5手為多開5手,因為丙只買入5手,所以這次成交為5,期貨成交量雙邊計算所以是現手成交量10手,性質為多平,是因為這筆成交中有一單是平倉的,不論雙方開倉是多少手,只要有其中一單是平倉的,性質就為多平或空平,否則就是多開或空開;現在說倉差,因甲平1手,乙空開成交4手,丙多開成交5手,平倉的倉差為0,空開4+多開4=倉差+8,說得這么簡單化了,應該懂了吧,不懂繼續問。
10. 期貨中趨勢線 價格趨勢 外盤 內盤 倉差...是什麼意思
外盤:買方主動迎合賣方成交,多數賣的價位都有人來接顯示買方強勁。
內盤:賣方主動迎合買方成交,多數賣的價位都有人願意賣顯示賣方力量大。
外盤+內盤=成交量
倉差:指目前持倉量與昨日收盤價對應的持倉量的差,反映了持倉量的增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