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國債期貨
① 美股接連創新高,中國股市會跟隨它的步伐嗎
為了美股的泡沫,白宮真的是拼了!
從幾件大事,可以看出,美股已經成為大洋彼岸最敏感的神經。
首先,特朗普在針對中國的新聞發布會上,雷聲大雨點小,讓此前已經「I can't breath」的美股突然得瑟起來,勾引得我們A股在周一也拉出一根長陽,漲出天際。
「北向50」指數(彩色) VS 上證指數(灰色)
圖中彩色K線是老黃牛編制的「北向50」指數,灰色K線是上證指數。可以看到,從2018年下半年以來,「北向50」指數漲幅達到了40%,而同期滬指漲幅僅4%,前者回報率是後者的十倍!
也就是說,當有專業機構把好股票給我們選好之後,我們只需要無腦進行指數化投資,就可以輕松跑贏大盤。
無腦投資的時代即將到來!只要我們能找對方法,找到好的指數,就能輕松跑贏市場,賺取超額收益。
② 美國股票期貨為何會大跌
主要還是受突發的事件的影響,美國總統因為突然患病,引起的美國股票期貨大跌。
③ 股市指數熔斷機制是什麼東西
熔斷機制(Circuit Breaker),也叫自動停盤機制,是指當股指波幅達到規定的熔斷點時,交易所為控制風險採取的暫停交易措施。 具體來說是對某一合約在達到漲跌停板之前,設置一個熔斷價格,使合約買賣報價在一段時間內只能在這一價格範圍內交易的機制。
2020年3月9日,紐約股市開盤出現暴跌,隨後跌幅達到7%上限,觸發熔斷機制,恢復交易後跌幅一度有所收窄,收盤時紐約股市三大股指跌幅均超過7%。3月12日,美國三大股指在開盤後即遭遇暴跌。
道瓊斯指數開盤狂瀉超過1400點,標准普爾500指數下跌超過6%。市場分析認為,標普500可能很快再次跌穿7%熔斷線,導致本周美股第二次15分鍾熔斷停盤。3月16日,美國三大股指開盤暴跌,標普500指數跌逾7%,觸發熔斷機制,停盤15分鍾。3月18日午間,紐約股市暴跌再度觸發熔斷機制。
(3)特朗普國債期貨擴展閱讀:
熔斷機制出台背景:
熔斷機制最早起源於美國,美國的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曾在1982年對標普500指數期貨合約實行過日交易價格為3%的價格限制。但這一規定在1983年被廢除,直到1987年出現了股災,才使人們重新考慮實施價格限制制度。
1987年10月19日,紐約股票市場爆發了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盤事件,道瓊斯工業指數一天之內重挫508.32點,跌幅達22.6%,由於沒有熔斷機制和漲跌幅限制,許多百萬富翁一夜之間淪為貧民,這一天也被美國金融界稱為「黑色星期一」。
1988年10月19日,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與證券交易委員會批准了紐約股票交易所和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熔斷機制。根據美國的相關規定,當標普指數在短時間內下跌幅度達到7%時,美國所有證券市場交易均將暫停15分鍾。
2015年6月份,中國股市出現了一次「股災」,股市僅用了兩個月從5178點一路下跌至2850點,下跌幅度近達45%。
為了抑制投資者可能產生的羊群效應,抑制追漲殺跌,降低股票市場的波動,將使得投資者有充分的時間可以傳播信息和反饋信息,使得信息的不對稱性與價格的不確定性有所降低,從而防止價格的劇烈波動。中國證監會開始醞釀出台熔斷機制。
④ 債熊周年總結,本輪熊市與歷史上的熊市有何不同
(1)海外因素曾經扮演過「債災」始作俑者。16年四季度債市經歷大跌,主要矛盾在於特朗普意外當選美國總統,引發美國經濟和通脹回升預期,美債利率大幅上行超過100bp。雖然在16年10月下旬之前,中國國債以中美利差收窄的方式維持了相對穩定,但隨著之後美債利率的大幅飆升,中國10年期國債也開始進入上行通道。期間伴隨經濟回暖、央行縮短放長、國海事件的利空出現,但不得不說海外利率飆升才是債災出現的主因。
(2)政策一度主導16年上半年市場走勢。春節前後央行超預期連續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工具利率,引發市場對貨幣政策收緊的擔憂,隨後4月份監管政策密集出台再度引發委外贖回壓力加大和市場恐慌性拋售,導致上半年10年期國債從3%左右抬升至3.7%。
(3)資金面緊張也不曾缺席。進入三季度,資金面問題開始進入投資者的視野,這段期間最明顯的感受就是資金從月初緊到月末。6月份寬松之後機構重新加回杠桿使得央行態度邊際轉緊,同時疊加機構自身的流動性備付水平也出現了下降,三季度資金利率波動顯著加大,利率債和信用債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調整。
(4)近期經濟又重新成為市場主要矛盾。上周10年期國債在小川行長「7.0」之說的影響下突破了前期高點3.7%,經濟重新成為市場主要矛盾,雖然最終公布出來的9月份經濟數據有些低於當時的市場預期,但從絕對水平來看,經濟數據並不差,國債期貨最終也沖高回落。基本面的「疑團」只是被延後,並未被解開。歷史上看,官方對經濟設置的「目標位」多數時候是靠譜的,至少目前還不到經濟有加速下行的風險。
⑤ 人民幣大漲意味著什麼 利好股市還是房價
時隔一年,人民幣暴漲再度引發高度關注。
離岸人民幣連續兩天暴漲逾1600點,突破6.80,在岸人民幣昨天也大漲近700點,令市場嘆為觀止。
分析認為,此輪人民幣大幅上漲,短期內可能令人民幣階段性穩定,中長期來看對黃金、股票、債券和房地產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任澤平:利好股市和黃金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指出,美元走弱、國內經濟L型築底等為人民幣短期走穩提供了基本面環境。隨著負面因素退潮,曙光乍現,利好股市和黃金。
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上任,對其經濟政策的實施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市場重新調整預期,美元指數回落,1-2季度黃金可能有機會。
隨著特朗普效應開始逆轉緩解新興市場壓力、央行加大流動性投放力度錢荒退潮、匯率維穩、監管層協調解決「蘿卜章」事件、供給側改革加碼推進,負面因素消退,債市趨穩,股票市場受益於企業盈利改善和供給側改革驅動,基本面扎實,回調提供了買入機會,抗通脹、受益改革和超跌成長股是未來主線。
屈慶:利好債市?未必!
周四離岸人民幣繼續大幅升值,並帶動在岸人民幣升值,也一度帶動國債期貨止跌反彈。市場上確實有觀點認為,前期人民幣貶值壓力較大,匯率對利率形成的壓力,導致了利率的反彈;那麼如果人民幣開始升值,意味著利率有下行空間。但是華創證券首席債券分析師屈慶並不認同這個觀點。他認為:
首先,離岸人民幣的升值原因在於資金利率高企,導致了做空力量的逆轉,本質上是用高利率來穩定匯率。那麼高利率是匯率穩定的前提條件,而不是匯率穩定的結果。
其次,本次離岸人民幣的升值,只是在貶值趨勢之中的階段性反彈,並沒有扭轉市場對人民幣的貶值預期,那麼過去的人民幣貶值對利率下行的約束依然存在。
最後,此前我們分析過,真正能緩和債券壓力的,還是要看人民幣伴隨著基本面改善後的自我企穩。例如,流動性泛濫的局面得到緩和,經濟企穩後等等。而目前是利率高企後的被動升值,這反而意味著債券利率作為匯率穩定的犧牲品,並不具有下行空間。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短期內人民幣的強勁反彈,確實情緒上緩和債券的壓力。但是從節奏上看,人民幣階段性升值結束,債券調整的壓力可能再度增強。
姜超:要緩解貶值壓力,長期應控房價!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的目光則放得更加長遠。他認為,人民幣短期或將保持階段性穩定。但長期看,穩定匯率靠抑制地產泡沫、加快改革。
從經濟增速、順差和利率角度比較,人民幣都要好於美國,但是過去幾年的中國房價漲幅遠超於美國,而且中國房地產的總市值已經超過美國、但經濟總量只有美國的一半左右,這意味著匯率貶值的壓力主要源於房地產泡沫。
由於中國對美國有著巨額的貿易順差,因而特朗普放言要給中國徵收45%的關稅,以及把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這意味著有著巨額順差的中國匯率如果再繼續貶值,也會有越來越大的外部政治壓力。
長期來看,要解決人民幣貶值壓力,必須要嚴格控制房價增速、加大供給側改革的力度,為經濟增長找到新的動力。
韓會師:關鍵是扭轉長期貶值預期
建設銀行人民幣研究員韓會師也認為,對人民幣空頭進行短期內疾風驟雨式的打擊很容易,但依靠短期行為很難徹底扭轉彌漫市場已近3年的人民幣貶值預期。
一旦企業和民眾個人將當前人民幣的快速飆升理解為特殊時期的權宜之計或者純屬意外的市場偶發現象,貶值預期反而容易受到刺激。
對於大國的國際收支安全來說,將目光放在短期內人民幣的飆升能打爆多少空頭意義有限。
如何保持政策的連貫性,通過人民幣的波動給市場清晰傳遞出人民幣雙向波動的規則,令市場不再依賴過去的貶值經驗猜測未來走勢才是真正重要的。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1-06,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裝信息
⑥ 低利息幾近終結 等額本金與等額本息哪種好
將要買房的人,你是不是很糾結全額買還是貸款買?
打算貸款的人,是不是在考慮等額本金和等額本息哪種方式更劃算?
而已經買房的人,你有沒有發覺,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你每個月房貸月供的扣款額越來越少了呢?
貸還是不貸,什麼方式貸款,有關利息,你要注意了!
同業拆借利率集體上行
央行繼續凈回籠從2012年6月的這輪降息開始,5年期貸款基準利率從7.05%一路下降到現在的4.9%,下降幅度高達30%。這也就是說,理論上月供還款額也減少了三成(不同還款方式和銀行政策會稍有差異)。
5年期以上貸款基準利率調整情況(單位:%)數據來源:人民銀行
月供還有可能繼續下降嗎?換句話說,利率有沒有繼續下調的可能?
這個問題,不僅僅房奴關心,所有需要借錢的人都會關心,因為這直接牽涉到未來需要支付多少利息。
要找到答案,我們需要關注以下一個席捲全球的標志性現象,這個現象在國內也十分明顯。理解了這個現象,這對你們今後的財務規劃很有幫助。
國債利率飆升美國國債利率飆升,是最近全世界都在糾結的一件事情。
它與房貸、借錢的事情有何關聯?
國債——國家向整個社會借錢,國債的利率水平,反映的是國家借錢的成本,如果國家的借錢成本高了,那麼這代表其他人借錢的成本也會變高——難道你的信用比國家還高?而且,國債擁有一個龐大的市場,每天都在連續交易,因此國債利率變動被視為其他所有利率未來走勢的一個領先指標。
在美國的所有國債品種當中(5年、10年、20年、30年等等),10年期國債被公認為最具有代表性。但從11月初以來,10年期美國國債利率曲線走勢突然變得陡峭,至今依然延續這一速度。
當地時間11月4日~28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走勢圖(數據來源:美國財政部)
美國國債收益率飆升,是因為投資者正在大量拋售美國國債——這意味著國債價格下降,國債收益率(即回報率)上升。
對此,市場主流觀點認為,債券空頭力量強勁反映市場對經濟向好的預期較強。因為他們需要從低收益率的國債當中套出現金,投向其他更高收益率的市場,畢竟國債收益率是最低的(因為它風險最低)。
在中國市場,11月4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還只有2.743%,但到了18日已經高達2.921%。國債期貨方面也有體現,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612從11月4日的報價101.52元連續跌至11月18日的100.52元(注意國債價格和國債收益率是相反關系)。
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數據來源:wind、中國債券信息網)
還記得上半年大爺大媽們徹夜排隊秒搶國債的場景嗎?那時候,由於可投資的品種太少,所以比銀行存款率要高的國債成為搶手貨,但如今,國債的市況已經發生了徹底改變,成為最近投資者拋售的品種。
今年上半年大爺大媽們徹夜排隊秒搶國債
低利息借錢的時代正在結束對於全球各大經濟體10年期國債走勢變動如此同步,國金證券大類資產資深分析師徐陽告訴每日經濟新聞。
特朗普勝選和他的經濟政策只是國債利率提升的一個方面,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更為直接、重要。市場目前考慮最多的是美聯儲加息——加息預期越高,國債利率往往會跟著攀升。
有國際金融專家表示,日本是全球量寬的始作俑者,在其帶頭下,全球的貨幣政策量化寬松工具已經用到了極致,與此同時,價格政策亦即利率政策也到了極限,貨幣寬松幾乎沒有了空間。也就說,利率也已經到了降無可降的地步,未來只可能與現在持平,甚至會有上升。
市場廣泛認為,歐洲央行短期內將進一步延續寬松政策,但歐洲央行官員近日也發表觀點認為,利率或接近見底。
中國央行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也指出,對外匯占款下降形成的流動性缺口,考慮到准備金工具可能形成資產負債表效應且信號意義較強,受到的制約較多,更多藉助公開市場操作和中期借貸工具提供流動性。此番表述暗示進一步降準的概率正在降低。
市場已經明顯感受到了資金面緊張的狀況。Wind數據顯示,11月29日,Shibor(反映銀行之間相互借錢的利率)再一次全線上漲;5年期、10年期國債期貨均創出該合約歷史最大單日跌幅,其中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703收盤大幅下跌超過0.81%,至98.93元。
11月9日以來,隔夜shibor走勢數據來源:shibor官網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全球流動性拐點」已經到來,有以下四個理由:
1,近幾個月全球通脹呈現明顯的回升趨勢;
2,特朗普新政可能改變全球通脹預期;
3,貨幣寬松導致全球資產價格泡沫,繼續寬松的潛在風險巨大;
4,美聯儲加息周期重啟已經成為確定性事件,歐洲、日本央行由降息轉為維持利率不變,中國央行貨幣市場利率收緊。
圖片來源:東方IC
現在看來全球央行都不會再像以往那樣大水漫灌,也就是說未來的借錢成本會有所上升。
如果你正在准備借錢加杠杠,那麼這個時候你需要三思了,因為你現在支付的利息,不代表就是未來的利息。
貸還是不貸,怎麼貸,買房事大,你得好好考慮。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2-12,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⑦ 美聯儲加息要看特朗普增支落地是怎麼回事
當地時間5月2日至5月3日的FOMC會議結束後,美聯儲發布聲明,繼3月加息25個基點後,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0.75%-1%的水平,符合之前市場的一致預期。
至於未來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進一步調整的時間和規模取決於相對於就業最大化和2%的通脹目標,實際與預期的經濟條件如何。在評估過程中,委員會將考慮各種信息,包括勞動力市場環境的指標、通脹壓力和通脹預期指標、金融和國際形勢發展的數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