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資金進入國債期貨
❶ 談一下巴菲特對保險資金的運作模式對中國的保險業有何啟示
他是收購了保險公司,用保險公司資金再去收購一些公司,再對公司進行改造或是長期投資來獲取收益
❷ 保險資金能否進入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
保險資金能進入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能在市場中從事操作;;1) 購買債券,一般有一定比例用於購買國債券,地方債券,金融債券和公司債券等可在以二級市場上流通的債券.
2)投資股票,
3)投資不動產
4)貸款
5)存款
此外還可以用來投資種類基金,同業拆借,黃金外匯等,
我國<<保險法>>規定"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限於在銀行存款,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國務院規定的其它資金運用形式"
❸ 保險資金和金融市場如何相互影響
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的互連也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保險投資組合中,債券資產佔主體地位;而保險資金是債券市場的主要資金來源。一方面,由於債券具有期限結構豐富、收益穩定的特點,正好符合保險資金運用安全性、收益性的原則,保險資金運用主要選擇債券市場;而且由於各國通常對保險資金購買債券沒有特別限制,債券市場成為保險資金逐步拓寬運用渠道的選擇。另一方面,保險資金的積極參與有助於推動債券市場的發展與完善。大量的保險資金持續穩定地進入債券市場,有助於提高債券市場的深度,改善債券市場的資金配置效率,促進債券市場的健康發展;進入債券市場的保險資金既有適合投資長期債券的長期壽險資金,也有適合投資短期債券的財產險、意外傷害險等短期資金,所以保險機構對債券市場的參與是全方位的。
二是股票市場是保險資金的重要投資渠道。一方面,股票市場的發展離不開保險資金的強有力參與和支持。另一方面,股票市場是保險資金的主要投資渠道。
❹ 關於保監會跟保險資金的幾個問題
編輯詞條保監會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保監會」)於1998年11月18日成立,是全國商業保險的主管部門,為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根據國務院授權履行行政管理職能,依照法律、法規統一監督管理全國保險市場。
主要職責:
(一)研究和擬定保險業的方針政策、發展戰略和行業規劃;起草保險業的法律、法規;制定保險業的規章
(二)依法對全國保險市場實行集中統一的監督管理,對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派出機構實行垂直領導。
(三)審批保險公司及其分支機構、中外合資保險公司、境外保險機構代表處的設立;審批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保險公估行等保險保險機構的設立;審批境內保險機構在境外設立機構;審批境內非保險機構在境外設立保險機構;審批保險機構的合並、分立、變更、接管、解散和指定接受;參與、組織保險公司、保險保險機構的破產、清算。
(四)審查、認定各類保險機構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制定保險從業人員的基本資格標准。
(五)制定主要保險險種的基本條款和費率,對保險公司上報的其他保險條款和費率審核備案。
(六)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的財務、會計制度,擬定商業保險公司的財務會計實施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和監督;依法監管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和經營狀況;負責保險保障基金和保證金的管理。
(七)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起草制定保險資金運用政策,制定有關規章制度,依法對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進行監管。
(八)依法對保險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違法、違規行為以及非保險機構經營保險業務或變相經營保險業務進行調查、處罰。
(九)依法監管再保險業務。
(十)依法對境內保險及非保險機構在境外設立的保險機構進行監管。
(十一)建立保險風險評價、預警和監控體系,跟蹤分析、監測、預測保險市場運行態勢,負責保險統計,發布保險信息。
(十二)會同有關部門審核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及其他評估、鑒定、咨詢機構從事與保險相關業務的資格,並監管其有關業務活動。
(十三)集中統一管理保險行業的對外交往和國際合作事務。
(十四)受理有關保險業的信訪和投訴。
(十五)歸口管理保險行業協會和保險學會等行業社團組織。
(十六)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❺ 對保險資金進入股市的看法
國務院近日決定,在境內證券市場實施國有股轉持,即股權分置改革新老劃斷後,凡在境內證券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含國有股的股份有限公司,除國務院另有規定的,均須按首次公開發行時實際發行股份數量的10%,將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國有股轉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有,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對轉持股份承繼原國有股東的禁售期義務。轉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有的股份,在承繼原國有股東禁售期的基礎上延長3年禁售期,這將有利於增強投資者信心,有利於我國證券市場的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在國資委與全國社保基金長達五六年的拉鋸戰中,社保基金贏了--國資委一直主張減持現金給社保,而社保堅持股權直接劃撥,現在的辦法是股權直接劃撥。部分國有股權轉撥社保基金是好事,國企以股權的方式讓社保基金成為股東直接造福全體民眾。同時,社保基金作為長期投資者,可以抑制壟斷央企無視投資者利益的痼疾。
國有股轉撥可以營造中期利好預期,首先可以穩定大非預期。在全流通環境下,大小非減持是市場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小非減持是鐵板釘釘,惟一能夠起到維穩作用的,就是大非。事實上,大非確實比小非減持少得多。現在,部分國有大非被加上一道鎖,轉由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持有,禁售期延長3年,市場對大盤股的預期將進一步升溫。
無論是從體量而言,還是從未來社會中國穩定發展而言,社保基金都是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力量。截至2007年底,全國社保基金資產總額為4396.94億元;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總資產5625億元,基金權益5132億元,到去年底,社保基金手中持有股票的比例約占其總資產的16%,今後持股量將逐步上升。據財政部的數據,此次劃轉10%國有股,截至2009年3月26日,股權分置改革新老劃斷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含國有股公司共131家,涉及國有股東826家,應轉持股份約83.94億股,發行市值約639.33億元,社保持股將永遠是中國股市的第一航母。惟一有競爭力的是國資委擬議中的投資公司,但它也不可能將國有股全部納入。
不僅如此,社保基金還在參與股權投資市場的運作,全國社保基金承諾對弘毅和鼎暉兩只股權基金各投資20億元,並獲得國務院批准;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參與對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通過一級市場溢價與二級市場贏利,政府希望社保基金可以逐漸彌補巨大的資金黑洞。
社保基金是中國准平準基金中的重要力量。股市過冷或者過熱,社保基金都會應命行事,如2008年上半年社保基金及時逃頂;而2008年底又開始高調介入股市;目前又處於保守投資狀態。可見資本市場的局部性泡沫已經引發擔憂,或者說判斷市場穩定不需要在高調行事。社保基金常常成為市場操作的風向標,從好的方面來說,是社保基金秉持長期、穩定與價值投資的理念;從壞的方面說,未必不可以理解為社保基金缺乏市場屬性。
應該警惕的是,社保基金是雙面機構,作為投資者要維持投資收益,作為大股東享有特殊身份和特殊收益,又有盤剝中小投資者的一面。相比其他投資者,社保基金擁有巨大贏利空間。其他機構投資者在每財政年度要按照所得稅、增值稅等稅項足額上繳稅收,風險投資公司的所得稅率從33%降至25%,除了國債以外,其他債券都要徵收利息稅。只有社保基金,不管刮風下雨,不管通脹通縮,都能享受零稅率。也就是說,其他機構投資者要擁有收益超過10%以上的能力,才能戰勝社保基金。給社保基金套上金鍾罩,原因可能是不想讓社保基金遭受損失,讓社保基金以一二級市場大鱷的身份參與市場博弈,有關方面應該出台更公平的政策。否則,市場底部會冒出絲絲涼氣。
在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之前,市場最大的呼聲是減少大小限的數量,減少一二級市場落差,但證監會對新股發行機制改革沒有涉及要害,如今股權劃撥坐實了新股發行不可能出現根本性改革的預期。此舉為大盤股發行掃清最後一道障礙,大盤股將成為資金的匯聚地,將成為社會資金和寬松貨幣的消化池。從長期來看,中國社保巨大的資金漏洞會通過資本市場與貨幣市場得到彌補。
從中短期來看,社保得到部分國有股權是利好,起碼可以維持大盤股的穩定,但長期未必,必須視制度的公平而定。如果制度不公平,社保同樣會蛻變為盤剝中小投資者的特權階層。
❻ 按照新國十條指向什麼工程和什麼工程將吸引更多保險資金進入
這個新國十條主要是對商業房地產這塊的一些規定。\r\n4月17日,國務院頒發了《關於堅決抑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通知要求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實行更為嚴格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通知中提出十條措施,被業內稱為房地產\\「新國十條」
❼ 銀行 保險 可以參與國債期貨嗎
這個是根據國家的政策來執行的
❽ 近五年來,我國出現過適合保險資金進行貨幣市場投資的時期嗎,若有請分析
近期,已經鼓勵險資入市,有助於支持融資。
❾ 保險資金融通的前提條件是什麼
保險資金融通需要滿足的前提條件是保證保險的賠償或給付。
保險資金融通功是指將保險資金中的閑置部分重新投入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所發揮的金融中介作用。保險人為了使保險經營穩定,必須保證保險資金的保值與增值,這也要求保險人對保險資金進行運用。
保險資金的運用不僅有其必要性,而且也具有可能性。
一方面,由於保險保費收入與賠付支出之間存在時間滯差,為保險人進行保險資金的融通提供了可能;
另一方面,保險事故的發生也不都是同時的,保險人收取的保險費不可能一次性全部賠償出去,也就是保險人收取的保險費與賠付支出之間有時也存在這數量滯差,也為保險人進行保險資金的融通提供了可能,但是,保險資金的融通應以保證保險的賠償或給付為前提,同時也要堅持合法性、流動性、安全性和效益性的原則。
❿ 對保險資金的運用有哪些規定
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節 資金運用范圍
第六條 保險資金運用限於下列形式:
(一)銀行存款;
(二)買賣債券、股票、證券投資基金份額等有價證券;
(三)投資不動產;
(四)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資金運用形式。
保險資金從事境外投資的,應當符合中國保監會有關監管規定。
第七條 保險資金辦理銀行存款的,應當選擇符合下列條件的商業銀行作為存款銀行:
(一)資本充足率、凈資產和撥備覆蓋率等符合監管要求;
(二)治理結構規范、內控體系健全、經營業績良好;
(三)最近三年未發現重大違法違規行為;
(四)連續三年信用評級在投資級別以上。
第八條 保險資金投資的債券,應當達到中國保監會認可的信用評級機構評定的、且符合規定要求的信用級別,主要包括政府債券、金融債券、企業(公司)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以及符合規定的其他債券。
第九條 保險資金投資的股票,主要包括公開發行並上市交易的股票和上市公司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的股票。
投資創業板上市公司股票和以外幣認購及交易的股票由中國保監會另行規定。
第十條 保險資金投資證券投資基金的,其基金管理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公司治理良好,凈資產連續三年保持在人民幣一億元以上;
(二)依法履行合同,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最近三年沒有不良記錄;
(三)建立有效的證券投資基金和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之間的防火牆機制;
(四)投資團隊穩定,歷史投資業績良好,管理資產規模或者基金份額相對穩定。
第十一條 保險資金投資的不動產,是指土地、建築物及其它附著於土地上的定著物。具體辦法由中國保監會制定。
第十二條 保險資金投資的股權,應當為境內依法設立和注冊登記,且未在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
第十三條 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不得使用各項准備金購置自用不動產或者從事對其他企業實現控股的股權投資。
第十四條 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對其他企業實現控股的股權投資,應當滿足有關償付能力監管規定。保險集團(控股)公司的保險子公司不符合中國保監會償付能力監管要求的,該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不得向非保險類金融企業投資。
實現控股的股權投資應當限於下列企業:
(一)保險類企業,包括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機構以及保險專業代理機構、保險經紀機構;
(二)非保險類金融企業;
(三)與保險業務相關的企業。
第十五條 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從事保險資金運用,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存款於非銀行金融機構;
(二)買入被交易所實行「特別處理」、「警示存在終止上市風險的特別處理」的股票;
(三)投資不具有穩定現金流回報預期或者資產增值價值、高污染等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項目的企業股權和不動產;
(四)直接從事房地產開發建設;
(五)從事創業風險投資;
(六)將保險資金運用形成的投資資產用於向他人提供擔保或者發放貸款,個人保單質押貸款除外;
(七)中國保監會禁止的其他投資行為。
中國保監會可以根據有關情況對保險資金運用的禁止性規定進行適當調整。
第十六條 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從事保險資金運用應當符合下列比例要求:
(一)投資於銀行活期存款、政府債券、中央銀行票據、政策性銀行債券和貨幣市場基金等資產的賬面余額,合計不低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5%;
(二)投資於無擔保企業(公司)債券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的賬面余額,合計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20%;
(三)投資於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賬面余額,合計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20%;
(四)投資於未上市企業股權的賬面余額,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5%;投資於未上市企業股權相關金融產品的賬面余額,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4%,兩項合計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5%;
(五)投資於不動產的賬面余額,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10%;投資於不動產相關金融產品的賬面余額,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3%,兩項合計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10%;
(六)投資於基礎設施等債權投資計劃的賬面余額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10%;
(七)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對其他企業實現控股的股權投資,累計投資成本不得超過其凈資產。
前款(一)至(六)項所稱總資產應當扣除債券回購融入資金余額、投資連結保險和非壽險非預定收益投資型保險產品資產;保險集團(控股)公司總資產應當為集團母公司總資產。
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是指具有法人資格的非金融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的,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
未上市企業股權相關金融產品是指股權投資管理機構依法在中國境內發起設立或者發行的以未上市企業股權為基礎資產的投資計劃或者投資基金等;
不動產相關金融產品是指不動產投資管理機構依法在中國境內發起設立或者發行的以不動產為基礎資產的投資計劃或者投資基金等;
基礎設施等債權投資計劃是指保險資產管理機構等專業管理機構根據有關規定,發行投資計劃受益憑證,向保險公司等委託人募集資金,投資基礎設施項目等,按照約定支付本金和預期收益的金融工具。
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應當控制投資工具、單一品種、單一交易對手、關聯企業以及集團內各公司投資同一標的的比例,防範資金運用集中度風險。
保險資金運用的具體管理辦法,由中國保監會制定。中國保監會可以根據有關情況對保險資金運用的投資比例進行適當調整。
第十七條 投資連結保險產品和非壽險非預定收益投資型保險產品的資金運用,應當在資產隔離、資產配置、投資管理、人員配備、投資交易和風險控制等環節,獨立於其他保險產品資金,具體辦法由中國保監會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