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期貨跌停評論
㈠ 國債期貨跌停對股市怎樣
影響不是很大,期貨主要是原油 白銀 等大宗商品,股票主要和公司經營狀況有關的。
㈡ 為什麼美聯儲加息了,我國國債期貨就跌停了
國債收益率反映的是一個國家的債務違約幾率
經濟形勢越好的國家,國債收益率越低
經濟形勢越差的國家,國債收益率越高
㈢ 國債跌停什麼意思
2016年12月15日,國債期貨開盤15分鍾便快速下跌打道了跌停價。(上圖)
國債期貨2015年3月24日再度上市以來,開盤價97.135,這是首次達到跌停價。
㈣ "3.27"國債期貨風波事件的原因分析
當時期貨市場管理很亂,國債期貨是十分狂熱的。貼補率的博弈1994年,國內面臨兩位數的高通脹壓力,銀行儲蓄利率達到10%以上,固定利率的國債自然少人問津,當時公布的保值貼補率為8%,而且每月都不斷上升,到12月突破兩位數,受此刺激,「327」國債期貨的價格開始直線上漲。從1994年10月的110多元上漲到1995年初的140多元,上漲了20%多。
當時,國債期貨保證金的標準定在2.5%,也就是繳納250萬保證金可以做1億元市值的交易,20%以上的上漲幅度意味著在短短的三個月內,買入者已經有了相當於本金十餘倍的暴利!投資機構能日進千萬,欣喜若狂。當時有這樣一個插曲:某機構客戶代表上午打電話給公司本部,要求再想辦法籌資,趁行情如火如荼再做1000萬進去,但過了一小時後,該客戶電話再次打回本部,告訴那邊說:你那1000萬不用籌了,我這邊剛才已經賺出來了!「327」國債應該在1995年6月到期,它的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補貼率,每百元債券到期應兌付132元。與當時的銀行存款利息和通貨膨脹率相比,「327」的回報太低了。 於是從1995年2月初開始,市場上開始傳聞財政部又將提高保值貼補率,「327」國債將會以148元兌付。面對傳聞,市場出現了急劇分化,權傾一時的國內證券界「教父」人物,時任萬國證券總裁管金生認為,宏觀調控三年的三大目標第一條就是治理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因此沒有可能再提高保值貼補率,而且財政部也沒有必要為此多支付10多億元的利息,使財政更加吃力。管金生的觀點代表了當時一批券商的看法,因此,他們把寶都押在做空上。
這個時候,中國經濟開發總公司開始進場堅定地做多,當時市場上絕大部分的中小散戶和部分機構也做多,他們的看法就是通貨膨脹短期內肯定是控制不住的,保值貼補肯定會漲,327國債的兌付價也會跟著漲。到當年的2月中旬,「誰是敵人,誰是朋友」,市場界限已經清楚的劃出來了:滿山遍野的散戶和中小機構,跟著「多頭司令」中經開做多;萬國證券和遼國發等一批機構做空。到2月23日,「327」合約每漲跌1元,萬國的賬面上就將浮動4億元的盈虧。有知情者後來評論說,其實這個時候,多空都已經沒有退路了,由對政策預期的差異變成了市場上的資金博弈。
㈤ 國債期貨全部跌停,太可怕了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現券市場去杠桿,大家爭相賣券,但無法賣出,於是都蜂擁而入國債期貨來保命。套保力量一齊湧入市場,單邊做空力量過於強大,而國債期貨容量有限,所以跌停。」有債券交易員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現券市場的映像市場,國債期貨跌停的原因,是債券市場遭遇大幅下跌使得很多債基和券商加大在期貨市場保值力度,對沖現券市場 的下跌風險。且由於債券組合可以通過國債期貨實現久期調整,這意味著國債期貨下跌是在部分化解和緩沖現券市場系統性下跌的風險。
㈥ 中國5年期國債期貨跌停意味
你好,國債期貨的波動是比較小的,相對還是比較穩定的,一般是不會出現漲跌停的情況的。
㈦ 327國債事件的評論
1995年2月23日的「327」國債券期貨事件無疑對金融市場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以至於股指期貨到2010年才正式推出,而新的國債期貨模擬交易到2012年才推出。根據現有的資料去分析1995年的事件,1995年中經開的特殊背景,和中經開在市場上瘋狂做多的行為來看,中經開很有可能參與內幕交易,在市場並不確定是否增加貼息率的時候,已經得到內幕消息,確定財政部一定會加息。如果這個假設成立的話,這樁內幕交易即使不是最大的一樁內幕交易案,也是影響最惡劣的內幕交易之一。根據1995年上交所規定,個人持倉不得超過3萬口,機構不得超過5萬口,最多隻允許開40萬口,不論是萬國證券,還是中經開,遼國發,都大大超出上證交易所的持倉額。但是最終處理該事件的時候,只嚴肅處理了管金生和萬國證券。而同樣違規的中經開,則成為此事件中最大的受益者。對於管金生最後八分鍾的砸盤,一些人認為是膽大妄為,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管金生也可能是受到中經開,遼國發的影響,看到他們都違規拉盤,直逼著萬國破產,萬國同樣也可以違規砸盤,保護萬國免於破產。對於尉文淵取消最後的8分鍾,其目的還是為了保護萬國證券,因為即使萬國證券按砸盤價格當天盈利了,但萬國既無真實持倉,又無法應對接下來的多頭的攻勢。1995年的國債期貨市場是有很多漏洞,使得這些本來違規的交易得以在1995年2月23日進行。
應當注意的是:
1、中經開作為財政部的擔負財政資金周轉任務的直屬機構,中經開在人事、資金、經營運作方面都與財政部有著密切的聯系。 中經開的董事長曾任財政部副部長,總經理則是財政部綜合司司長。
2、1995年2月23日之前,財政部剛將國債期貨監管權力移交證監會。
3、1992(3)國債 總額240億 如果按增加補貼來算 要增加13.152億的財政支出。
4、中經開是市場中做多的主要力量。
5、327事件後,中經開未受處罰。
6、管金生不願請律師辯護,後被判重刑。
7、327國債輸贏規模達巨大。而95年底接任的中經開第三任總經理的韓國春(前財政部部長助理)卻證實:327給中經開的利潤連1個億都沒有。
8、中經開1995年2月9日開始建立多倉,而這一時間,財政部貼息方案已經制定完畢。
9、魏東等一批人在327中收獲頗豐。
10、「327」事件當晚,財政部國債司打電話給尉文淵,要求保證第二天正常交易。
11、財政部貼息公告是1995年2月24日正式公布,但23日,市場流言已起,多方瘋狂做多。
根據以上內容,提出以下假設:
一、「327」國債期貨事件是由財政部製造。財政部既作為國債政策的制定者,其下屬機構中經開又為國債期貨市場的交易者。1992(3)國債 將增加13.152億的財政支出,但財政部如能拖延消息公布,讓其下屬機構在市場做多。在月底交割前,財政部向證監會移交了監管權力,並在新的監管條例還未出現前,公布消息,規避了監管責任的風險和受到新監管條例制約的風險。如果計劃實行順利,則財政部將在1995年2月23日收益頗豐,遠超所支付13億多的支出。但是財政部加息消息的透露,使得多方肆無忌憚做多,萬國的管金生意圖維持價位,在盤面上做空,萬國的拋盤又促使多方加大了籌碼,「327」的雪球越滾越大,最終管金生孤注一擲,在最後八分鍾天量砸盤。管金生的行為顯然出乎財政部的預料,使得原先的計劃落空,惹惱了財政部。
二、尉文淵最終取消了最後八分鍾的成交,目的也是為了保護萬國,如果沒有取消,第二天多方重來,萬國證券必然無法承受。
三、在這次事件中,如果只是個人參與其中,那他也很難完全應付後面的調查。而如果是組織參與,且這個組織又是實權部門,並且它還是調查組的構成機構之一,那就完全有可能改變調查的最終結果。
四、「327」國債期貨事件中巨額的盈利並未流向中經開,而是通過各種渠道流回了財政部。
五、管金生顯然在審判的時候意識到了自己的對手是誰,知道自己在劫難逃,所以沒有請律師,在此後的日子裡,再未拋頭露面談論此事。最終管金生是以受賄罪、挪用公款罪判處有期徒刑17年,剝奪政治權利5年,並沒收個人財產10萬元,罪名中卻沒有涉及違規交易,不使用違規交易是為了避免將中經開牽扯其中。中經開也在財政部的保護下,未受此案牽連。
㈧ 國債期貨漲跌停是個什麼概念
1、漲跌停板鎖定了客戶及會員單位每一交易日可能新增的最大浮動盈虧和平倉盈虧,這就為交易所及會員單位設置初始保證金水平和維持保證金水平提供了客觀准確的依據。從而使期貨交易的保證金制匿得以有效地實施。一般情況下,期貨交易所向會員收取的保證金要大於在漲跌幅度內可能發生的虧損金額,從而保證當目在期貨價格達到漲跌停板時也不會出現透支情況。
2、漲跌停板制度的實施,可以有效地減緩和抑制突發事件和過度投機行為對期貨價格的沖擊,結市場一定的時間來充分化解這些因素對市場所造成的影響,防止價格的狂漲暴跌,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
3、漲跌停板制度使期貨價格在更為理性的軌道上運行,從而使期貨市場更好地發揮價格發現的功能。
4、在出現過度投機和操縱市場等異常現象時,調整漲跌停板幅度往往成為交易所控制風險的一個重要手段。
㈨ 國債期貨全部跌停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國海證卷假章門餘波。
凈投放5100億後已經暫時穩住了,但監管部門債市去杠桿的行動不會停止,應該還會逐漸下行
㈩ 國債期貨全部跌停,什麼才是「罪魁禍首」
你好,五債期貨和十債期貨均沒有出現跌停,你在哪裡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