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期貨的缺點
⑴ 如何購買國債
前提:身份證和購買國債的資金。
憑證式和儲蓄國債在發行期間通過銀行櫃台購買,最好是到國有銀行的大網點的櫃台,或者郵政儲蓄銀行;記賬式國債可以通過主要的國有銀行和證券公司開戶購買!過程就跟到銀行存錢一樣簡單,填表交錢即可!
建議購買儲蓄或者憑證式國債,這兩種國債的利率比同期銀行定期儲蓄利率要高一點,比較適合個人投資者。
參考資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貝請註明出處!
⑵ 國債持有有什麽優缺點!
過去的數年來,中國政府持續購買美國國債,但美國本土的投資者卻不停減持。例如,10年前美國國債的總額約為3萬億元,當中逾七成、即2萬億元以上為美國本土的投資者擁有;但時至今天,美國國債的總額增至4萬億元,卻只有三成為本土投資者持有,而且比例不斷下降。美國人不買美國國債的原因十分簡單,就是利息率不吸引人。 至於中國政府購買美國國債的主因,就是因為其著眼點並不放在投資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穩定本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藉此保護國家的出口業。要令人民幣不升值有兩個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場上大舉拋售人民幣,或是大舉購入美元。這個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購入美國債,以防止人民幣匯率上升。
專家見解
在中國現有的金融環境下,購買美國國債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外匯儲備來自外商直接投資、對外貿易順差及進入中國的國際游資。截至2005年底,中國外匯儲備超過8000億美元,我國已連續10年資金凈外流,10年來國外凈運用我國資金累計達到1.72萬億元。中國如同國際資金流動的「中轉站」:一邊是外資持續湧入賺取高額回報,推高外匯儲備余額;一邊是中國的資金持續多年凈外流,而投資回報率偏低。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把這種現象稱為「一江春水向西流」。招商銀行首席外匯分析員劉維明指出,中國資金凈外流是巨額外匯儲備對外投資引起的,並不是說國內企業的資金多得用不了。這並不是一個悖論。劉維明解釋說,在現行外匯制度下,境外資金進入中國時必須兌換為人民幣,由央行把外匯買下,形成外匯儲備。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主要用來購買美國國債,而1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不到5%。
⑶ 期貨有什麼劣勢最好是關於國債期貨的
劣勢?還是優劣,劣勢主要就是風險大,監管比較困難,國債期貨原來90年代就在我國上市過,著名的327國債事件之後國家認識到一些期貨品種開放還為時過早就關閉了。現在隨著一些期貨品種的逐漸成熟,國家監管上經驗也越來越豐富,所以國家又開始推行一些新的期貨品種,就包括正在籌劃的國債期貨。
⑷ 港股的大利市交易界面和a股交易界面二者的優缺點
香港這樣成熟的資本市場,因為發展時間較長,最早還是人工報價的,資料和數據統計非常的復雜困難,而且很多習慣是從以前一直沿用至今的,如果要改變的話經過反復的聽證和探討,所以一些規則制度不是說改就能隨便改的。
中國由於資本市場起步較晚,可以借鑒很多成熟市場的經驗,電子交易盤目前在全球來講更是先進,所以在軟體操作上確實比其他市場方便很多,另外我們的交易規則通常都是證監會和交易所直接制定,不需要經過聽證來聽取各方意見。
不過內地市場畢竟發展時間較短,雖然有著全球最先進的交易系統,產品和制度也在日臻完善,現在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也有了,但市場投機氛圍依然嚴重,投資者投資心態也有待提高。
⑸ 融資融券的優缺點
融資融券的優缺點?「融資融券」又稱「證券信用交易」,是指投資者向具有像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會員資格的證券公司提供擔保物,借入資金買入本所上市證券或借入本所上市證券並賣出的行為。融資融券的作用:1、發揮價格穩定器的作用;2、有效緩解市場的資金壓力;3、刺激A股市場活躍;4、改善券商生存環境;5、多層次證券市場的基礎;
⑹ 國債該怎麼買啊
你好,國債,又稱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券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
投資者根據自有閑置資金、國債的期限、利率以及各國債的特點進行投資。比如,憑證式國債主要面向個人投資者發行。其發售和兌付是通過各大銀行的儲蓄網點、郵政儲蓄部門的網點以及財政部門的國債服務部辦理。其網點遍布全國城鄉,能夠最大限度滿足群眾購買、兌取需要;購買記賬式國債可以到證券公司和試點商業銀行櫃台買賣。試點商業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北京銀行和南京銀行在全國已經開通國債櫃台交易系統的分支機構;無記名式國債的購買對象主要是各種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無記名式實物券國債的購買是最簡單的。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⑺ 國債購買。
最好是買憑證式和儲蓄國債,這兩種國債有1年期的,且利率比銀行同期定期儲蓄利率高。不過這兩種國債只能在發行期間通過銀行櫃台買。持有期滿後,返還本金和利息,不會虧損本金;類似銀行定期儲蓄!
支持網上購買的只有記賬式國債,需要先到銀行櫃台開一個國債賬戶;這種國債是交易型國債,利率稍微低一點,且價格隨市場上下浮動,如果持有半年或者1年,不如去存銀行定期!
參考資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貝請註明出處
⑻ 中國推出利率期貨的意義
首先,利率期貨將為商業銀行提供規避利率風險的工具。
近年來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利率風險正逐步成為商業銀行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以我國商業銀行現有的風險管理水平,並不能很好地應對利率市場化所帶來的挑戰,而開展利率期貨交易則可以極好地規避利率風險,從而確保商業銀行更好地安全經營。從這個角度上講,推出利率期貨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股指期貨。股指期貨的最終標的物是股票,股票僅僅是以間接提供流動性的方式保障資本市場融資的正常進行。而利率期貨則直接影響到所有有融資或者放貸需求的大型機構和公司,如銀行、非銀行金融企業、有貸款需求的生產企業等。銀行貸款業務直接決定了市場的流動性,因而利率期貨較股指期貨對於金融市場的影響更為直接,需求也更加廣闊。
其次,利率期貨有利於培育期貨業的機構投資者群體。
利率期貨市場與期指市場相比,有套保需求的資金量更大,套保資金會掌控利率期貨市場,占據重要角色。多方、空方都有旗鼓相當的自然需求,因此不需要過多的投機資本金來彌補空白。利率期貨本身的性質決定它不會是一個投機濃重的品種。而這正符合中國證監會和期貨業協會著力培育期貨業的機構投資者群體的需求。
第三,利率期貨的推出將對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起到推動作用
利率市場化一直是我國金融界長期關注的熱點問題。2000年以來,我國由開放外幣貸款利率開始邁出了改革的第一步。但在一個僅有現貨的國債市場上,要真正形成完整合理的利率體系是十分困難的。這是由於在現貨交易的局限之下,國債現券交易具有種種缺點和不足,例如交易成本高,對市場反映不敏感;市場分散,形成的利率缺乏權威性;利率僅能反映當前市場狀況,而無法對未來的利率水平進行預測等。
而國債期貨作為利率期貨的一個主要品種,其在交易中形成的利率,則超越了地域的限制,是真正由市場形成的利率。並且不同期限的國債期貨交易價格則代表了不同期限的市場利率水平,從而形成了國債現券難以完成的完整的利率體系。另外,在我國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規避其中帶來的風險顯得愈加迫切,而利率期貨則極好地迎合了這一需求。
第四,有助於提高國內金融機構的競爭能力
隨著我國金融市場逐步國際化,外資銀行進入國內的市場限制逐步取消。國內銀行即將在同一水平線上同外資銀行展開全面的競爭。但面對更加復雜的市場,長期處於溫室環境下的國內銀行明顯處於極為不利的地位。在當前環境下開展利率期貨交易,可以為國內銀行提供避險工具,豐富其風險管理的經驗,從而有效提高我國金融市場的國際競爭力。
第五,有利於提升我國在國際利率市場上的話語權。
目前中國有人民幣國際化的訴求,而創造一個國際化的人民幣債券市場、創造以人民幣主導的收益率曲線、建立利率期貨,可以幫助中國在不降低人民幣「含金量」的前提下,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
由以上種種理由可以得知,開展利率期貨的必要性毋庸置疑。而目前我國是否具備了足夠成熟的環境來將這種新的金融產品推向市場呢?答案是肯定的。
正像文章所曾提到的,我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正以放開大額外幣存款利率為第一步,逐步進行利率市場化的改革。如今經過十幾年的利率改革,我國在利率水平、利率結構和利率機制的調整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
從宏觀經濟環境上看,目前我國的宏觀經濟穩定,政府的金融監管能力和風險防範意識進一步提高。金融市場已初具規模,商品期貨已發展超過十年,股指期貨也推出了近一年,積累了足夠的監管經驗。而從微觀環境上看,我國的國有企業、商業銀行已經具備了對於利率市場化所帶來風險的承受能力,在市場環境中對於利率的敏感性正在不斷增強,而內部管理體系也日趨完善。
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上看,美國和日本都在利率市場化進程完成之前建立和發展了國債期貨市場。國債期貨市場在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目前我國正處於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之中,正是建立利率期貨市場的良好時機。